贵安新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29 11:07 字体:[]

2020年,新区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集中财力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决贯彻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新区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5735万元,比上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长10.8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4585万元,同比增长22.9%;非税收入完成21150万元,同比下降35.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61191万元,上年结转2384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20826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042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0339万元。减去上解省5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20826万元,新区本级可支配财力478151万元。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1750万元(比上年减支136530万元,同比下降23%),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69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转结余15707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上级专款。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5784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4373万元(含抗疫特别国债1045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01042万元,上年赤字181305万元,减去债务还本支出237842万元,调出资金204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980363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安排支出503141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安排支出463200万元),上解省级支出200000万元,年终政府性基金预算赤字328293万元(赤字原因系省政府规定新区2018-2020年合计应上缴省级财政易地扶贫搬迁指标款560000万元,2018年-2019年已安排资金23170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0169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00262万元,上年结转8万元,收入合计12043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0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0339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结余100万元,全额结转下年支出。

二、政府债务运行情况

2020年省财政厅下达新区政府债务限额4600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68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132000万元),新区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

2020年新区共争取到省发行下达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463200万元(其中:可用于资本金74600万元),并已全部发行成功,涉及项目20个,主要投向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高铁站、市域快铁、湖林支线改迁等铁路建设,学前教育,城乡电网,城市停车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

三、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开源节流,着力夯实财源基础

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强化部门协调,形成征管合力,杜绝财政收入“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加强收入分析,狠抓目标考核,监测收入数据,按时点进度加强调度力度。三是强化资金统筹力度。通过整合等方式,统筹使用资金性质和使用方向相同的上级补助专项资金和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累计安排23700万元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四是坚持减税减费和产业扶持相结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主体活力,优化投资环境。2020年累计减税降费达30000万元,完成审核兑现产业扶持资金25100万元。

(二)优化结构,扎实完成“六稳”“六保”任务

为切实减小减税降费、疫情、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区债务风险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新区财政从严预算管理,强化支出调度,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原则,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刚性支出,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2020年新区“三保”支出累计达125300万元。

(三)围绕重点,助力“三大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扎实开展债务管理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底线,有力支持新区开发建设。2020年多渠道筹措资金640000万元;申请再融资债券359000万元,共上缴政府债务利息149000万元;争取到省发行下达新增专项债券三期共计469200万元(含省级代发贵南铁路资本金6000万元)。二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支持脱贫攻坚“3+1”补短板,全年安排扶贫资金2442.54万元。三是扎实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全年投入资金2022万元用于污染防治。四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年累计安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3276.02万元。

(四)强化监管,抓好直达资金使用拨付管理

优化完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及时录入指标和支付数据,实现财政直达资金的严格监管,有力保障松柏环线北段道路工程、贵安高铁站东广场及地下空间工程、大学城第一初级中学等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2020年上级累计下达直达资金27868.5万元,支付率100%。

总体来看,2020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整体平稳,这是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减税降费政策以及疫情风险等因素影响,新区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等存在一定增收困难;二是新区债务负担较重,还本付息压力较为集中;三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的程度不深,一些领域财政资金低效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进一步强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四、2021年新区财政预算安排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贵安新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突出公共财政导向,全力保障基本支出和民生需求,切实增强对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支撑能力,为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根据财政收支政策要求并结合新区实际,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拟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1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加上各项上级转移支付203401万元(含返还性收入2166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80444万元、专项性转移支付1297万元),调入资金36509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32493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40162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5707万元,减上解支出50818万元(含移交贵阳社会事务保障支出45818万元),可用财力预计为744387万元,全部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00000万元,上年赤字328293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24935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46772万元,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0000万元,上级预下达转移支付收入16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162万元,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万元,保持收支平衡。

五、完成2021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稳中求进,培植财源平稳增长

加强调度,努力完成预算收入目标。强化收入征管稳固税源,坚持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确保完成财政收入预算。二是坚持新发展理论,围绕新基建、新产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研究出台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措施,加快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三是以打造贵阳市贵安新区黔中经济区双核动能为契机,积极推进贵阳贵安产业园区共建,完善税收分享机制。四是严格按预期目标完成土地出让收入任务,加大土地挂牌出让力度,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五是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积极有为,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

一是坚持把“六保”“六稳”作为工作着力点,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严格按照“三保”支出原则,统筹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向上衔接争取专项债券力度,重点保障恒力产业园、贵州师范大学附属高中、贵安医院、疾控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加大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安排力度,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围绕“强省会”行动,推动新区产业发展。

(三)厉行节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统筹使用沉淀资金,切实缓解财政收支压力;有机结合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与预算执行管理,对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应压尽压,低效无效政策应清尽清

(四)化解风险,全力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主动担当作为,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促进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附件:附件1:说明附表1(2020年执行情况).xlsx

          附件2:说明附表2(2021年预算).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