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让改革开放成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贵阳贵安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切实增强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省委部署要求和本次全会各项决策上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贵阳贵安落地见效。
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
全会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明确了“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建议》为贵阳贵安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综合科科长郎伟说,该局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重点,以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轻工纺织产业园、苏贵产业园等为主要载体,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推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助力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外资外贸企业的培育力度,创新发展模式,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贵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局长陈湘伟说,经开区将积极借助各类开放平台,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交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同时,以园区建设为契机,以中德氢能产业聚集区项目为载体,围绕上游制氢、中游储氢、下游应用的氢能产业链条,与外商深入开展合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商投资提供好服务保障,大力开展与相关平台、专业机构的合作交流,加快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强劲动能。
贵阳高新区国际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龙光标认为,全会将“内陆开放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明确为全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为高新区加快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作为推进贵阳高新区国际化进程的责任部门,我们将找准自身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国际合作资源优势,在高新区外贸进出口、服务贸易等方面发力,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国门,真正做到把全会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为贵阳贵安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龙光标说。
贵阳综合保税区投资促进(商务)局局长陈临峰说:“作为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接下来,综保区将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围绕‘强省会’五年行动,全力抓好国际物流通道建设,重点推动都拉营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延伸口岸建设,解决国际货物、铁路通关的短板,全力借鉴自贸区政策,创新落地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为经济发展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同时,围绕海关总署五个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抓好招商工作,全力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为内陆开放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作出综保贡献。”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全会强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层次改革,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让改革开放成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我们将紧密结合全会精神,围绕‘强省会’五年行动及经济区‘一个体系、三个建成’目标要求,加强规划设计打造对外开放新空间,加强功能建设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促进产业聚集激发对外开放新要素,完善投资政策改善对外开放新环境等,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经济发展贸易局副局长杨力立说,该区将依托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一类航空口岸龙洞堡国际机场,加快建设形成完备的“1+4+5”口岸体系,全面强化航空口岸和改貌铁路口岸的有机衔接,有力推动机场货运、口岸综合经济区、航空物流园区和改貌口岸货运物流之间的资源要素流通,高标准抓好外向型经济发展,为高水平开放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奋力打造对外开放窗口新形象。
贵安新区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汪军介绍,2020年,贵安新区紧紧围绕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工作部署,将大数据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优势进行培育,大数据产业总体上保持高速高质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下一步,新区将紧紧围绕“中国数谷”核心区的战略目标,按照“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加强运营保障,确保生产环境安全,提升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快速性。打造飞地经济,赋能产业升级,实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共建。突出数据底座,构建服务器内循环体系,推动服务器生产、消费本地化。同时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智能终端一站式生态圈,聚焦优质项目,推进软件信息服务不断升级。
“2020年,我们积极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出口额实现1.75亿美元,进口额实现4669万美元。”贵州双龙航空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丽君说,将迅速把全会精神化为工作指引,大力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和出口,选取有竞争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及贵州特色产品,进行出口可行性调研,更加积极地在国际上打响黔货品牌,与国际社会探讨推动三大领域的创新合作,使开放更有贵阳特色,更有吸引力,更有广度和深度。
“政务服务中心是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我们将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把全会精神贯穿到工作始终,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推动审批流程再精简和时限再压缩,完善扶持企业政策体系,深入开展‘双重’服务活动,提升服务企业质量,落实好企业服务管家制度,做好项目落地和运营全程服务。”贵阳综合保税区政务服务中心机关党支部书记卢晋勇说,中心将加快推进《贵阳贵安综保区协同融合发展“政务服务通”实施方案》落地实施,努力实现贵阳贵安综保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能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强省会”五年行动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贵安综合保税区副主任潘军说,贵安综保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优势,创新“大数据+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路,奋力打造大数据和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同时,与贵阳综保区实行差异化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注重加大在光学方面的投入,持续培育壮大园区晶泰科等7家光学企业,力争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光学板块取得新突破。在跨境电商领域不断深化拓展,加大与沿海港口城市合作力度,持续深化对外开放。
“在坚持高水平开放方面,全会明确的系列决策给想要‘走出去’的企业释放出非常积极的信号。”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曹雨腾说,“贵阳改革开放的活力迸发,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建设也在全面推进,我们看到了政府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决心。作为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我们会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重大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信心,不断提升自身无人驾驶通用底盘规模化生产、智能制造和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的能力,在融入双循环中发挥高新企业力量,更好促进贵州发展。”
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费熙说,企业将积极借助贵阳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契机,加快“走出去”、“引进来”。在“走出去”方面,将借助政府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拓展国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积极借助大数据手段,对国内外市场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以市场需求指引企业研发制造转型升级。在“引进来”方面,将积极寻求与国外优秀设备制造商、软件平台开发商合作,通过引入先进智能生产设备、工业管理平台,结合自身生产配置,打造企业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加快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只有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才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招商运营处副处长李化隆说,产业园将持续创新招商模式,汇聚各方力量,积极完善园区服务环境,聚集高端制造企业;持续发力,努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提供更为完善的要素保障、服务保障和配套资源保障,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为贵阳贵安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