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调结构修新路建设施 助增收便出行宜居住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调结构修新路建设施 助增收便出行宜居住

    ——高峰镇2018年建设发展纪实

      宽阔平整的“村村通”公路、一年四季硕果累累的农旅产业园、干净整洁配套完善的屋舍……走进贵安新区高峰镇,一片美丽和谐景象。

      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高峰镇坚持“农业作示范、城镇树标杆、旅游创精品、全国成典范”的发展定位,不懈努力,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助力群众增收

      “葡萄收成好的时候,每亩能给我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王家院村村民沈贵川说,乘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春风,他家收入稳步提升。

      现在,葡萄已经是王家院村的支柱产业,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在高峰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不仅仅是王家院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8年年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牢牢把握“八要素”,用活“五步工作法”,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随即,贵安新区“三农”工作就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展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向前。也是从这时起,高峰镇根据镇里的实际情况,科学谋划,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以多彩葡萄示范园为载体,高峰镇引进企业改良葡萄品种,大大提升葡萄产业的经济价值。目前,高峰镇已经种植“夏黑”“先锋一号”“巨峰”等10余种新品种葡萄440亩。

      另外,高峰镇通过外出调研以及实地考察,在岩孔、栗木、尧上、大狗场、老胖、麻郎、桥头、岩脚8个村,发展稻田小龙虾养殖共计293亩,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高峰镇已有序完成玉米调减补种经济作物面积3600亩,完成优质稻种植2.2万亩,完成经果林种植3010亩,完成覆盖19个村的短期轮作蔬菜种植0.8万亩,包含白菜、辣椒、西红柿等10余个品种。

      同时,高峰镇还积极联系买家,确保农民种植农作物卖得出去。

      高峰镇采取“走出去”的销售方式,引导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积极参加产销对接推介活动。目前,高峰镇已经和美乘网干部食堂、合力超市、中国易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泰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销售合同。

      铺设“组组通” 打造“致富路”

      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高峰镇也努力为村民修建“组组通”公路,打造“致富路”。

      “自从路好了,来我们村游玩的人也多起来了。人气旺,生意肯定好做。现在我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赚1000多元钱呢!”说起道路变好后带来的实际效益,岩孔村一位小卖部老板高兴地说。

      目前,高峰镇“组组通”道路建设工程已完成26条22公里。

      “现在硬化路直接修到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外地的经销商直接把车开到果林里,销售更方便了。”王家院村村民余福祥说,自从道路修好后,他家的农作物再也不愁买了。

      据介绍,2018年以来,高峰镇500余户群众2000余人依托新建的“组组通”公路,大力发展中药材、生态种、养殖和农家旅舍等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完善配套设施 建设特色小镇

      在住建部2017年公布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上,高峰镇名列其中。高峰镇以此为契机,出台多项举措,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建设特色小镇。

      高峰镇相继出台了《贵安新区高峰镇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高峰镇小城镇建设工作2018年度工作要点责任分解》《高峰镇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2018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了规划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灌溉供水工程方面,大乐歌村黑土田组葡萄基地灌溉供水工程、王家院村月亮湾农旅生态示范园机耕道硬化工程、月亮湾农旅生态示范园灌溉供水工程等3个移民项目,已完成工程验收等工作,目前已投入运行。

      在解决饮水困难方面,龙宝村狮子山地下机井建设工程、湖坝坎村哨脚地下机井建设工程、高峰中学地下机井建设工程、大乐歌村六甲地下机井建设工程及机井配套工程等5个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了381户3090人的饮水问题。

      与此同时,高峰镇不断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开展巷道排污沟、池塘和溪河清理,民居街道美容等工作,建设绿色休闲、优美宜居的生态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