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安新区有这么一所学校:2018年中考,该校参考学生不到300人,有5人考了600分以上(贵阳市4万多名考生,29人达到600分以上);新区中考前8名学生,全部出自该校,前20名,有19人出自该校;550分以上,新区80人,有57人出自该校……
这所学校就是贵安新区普贡中学。那么,这所学校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取得如此佳绩呢?
升级硬件 完善软件
距离贵安新区马场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处,有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聚集村——普贡村。普贡村东连凯掌村、南接马路村、西邻高峰镇毛昌村、北毗平寨村,面积约7平方公里,全村400多户1700余人。
有关资料显示,在前几年的相关统计中,该村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的仅有40余人,初中文化有400余人。
得益于新区持续对教育资金的不断加大,村中学校普贡中学硬件最近几年不断提升。目前,总投资1.64亿元改扩建的普贡中学新校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1200余名学生告别灰墙土瓦的旧教室,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学楼。
“扩建后的普贡中学成了村里的一张名片。在普贡村,最漂亮、最结实的房子,就是我们学校。”普贡中学校长宋菁说。
作为普贡中学一员,宋菁见证了学校近年来的变化。
“以前,学校连一间达标的实验室都没有。”宋菁说,“国家规定实验室面积不能少于90平方米,但我们旧的实验室只有50平方米。实验器材占去10来个平方米,剩余空间容不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只能提前做完教学实验,为学生进行演示教学,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现在好了。”说到现在的教学条件,宋菁高兴地说:“2017年9月建成的2栋实验楼,不仅有18间专用实验室,可以满足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实验教学需求,还有开展美术、体育、音乐教学所需的专项活动室和培训室。”
3栋新教学楼、2000多平方米的新学生食堂、2栋新学生宿舍、拥有塑胶跑道和人造草坪的运动场……普贡中学从面积狭小、设施简陋的“旧农村中学”,变成了一所教学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学校。
“这都得益于新区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我1993年来到学校,25年里经历了学校的四五次改扩建,这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效果最明显的一次。”宋菁说。
据悉,普贡中学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到位的管理模式,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和学校竞争力上不断提升。学生成绩不断攀升是最好的说明:2014年,学校中考囊括了平坝区(普贡原区划属平坝)前五名;2015年,平坝区中考前10名普贡中学占6名,前50名普贡中学占26名;2016年,平坝区600分以上考生15人,普贡中学占3人,居全区第二名;2017年中考600分以上考生,贵安新区30人,普贡中学占16人,贵安新区前10名中,普贡中学占7人;2018年,新区中考成绩排名前8名全部出自该校,前20名占据19个。
老师有爱 学生努力
汪道益是普贡中学的老校长,历年来,年度考核评分都是最高的,但领取的绩效奖励却是最低的。
每天一大早,汪道益都会走遍校园各处,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如果发现有学生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解决。晚上,等在校师生都熄灯就寝后,他才离开校园。就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默默扎根乡村教育34年,不求回报,为学生做贡献。也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学校职工老师,不少人都把他作为榜样来学习。
因工作突出,汪道益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称号。
冯德菊,2001年3月参加工作,17年来,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由于教学能力突出,原本有多次机会调往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任教,但她都放弃了。
2018年,冯德菊和丈夫张刚宁组成的“夫妻班”,学生成绩不断取得进步,今年中考,新区500分以上的35人中,该班占了29人。
在校长宋菁眼里,冯老师两口子全身心爱着他们的学生,这种爱,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冯老师的生活时间,大多是跟学生们一起度过的,在关心孩子们学习的同时,也照顾他们的生活。”宋菁说。“冯老师夫妻俩都很严厉,但对我们都很有爱。有时候感觉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一名学生说。
“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不少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因此,我照顾他们是很应该的。同时,我的关怀也得到了回报,你看,孩子们个个都聪明懂事,学习努力。”冯德菊笑着说。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汪道益、冯德菊、张刚宁这样的老师,普贡中学的教育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学生成绩不断进步。
声名鹊起 求学者众
7月18日,记者在普贡中学采访时,适逢该校初一新生报名。
“我家娃娃属于安顺市户口,我在贵安新区上班,能不能来你们这里报名上学?” “我们在贵安新区买了房子,但房产证还没有办下来,孩子能不能来你们学校读书?”
除了拥挤的现场报名,招生老师的电话也响个不停。
“最近几年的开学季,都有许多家长前来咨询入学条件。这也证明了我们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普贡中学教务处主任杨培富说:“用心教学,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不二法门。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我们学校上下都拧成了一股绳,校园形成了团结奋进、讲求奉献的良好风气。”普贡中学通过学科素养测试、学科论坛、外出学习、骨干教师示范课、专家讲座等形式来不断锤炼教师基本功,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普贡中学每年还在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法规、教育常规、教育新方法等方面进行引导,让教师在教学中有方向、有目标,自觉提升专业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同课异构”是普贡中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评课模式,即同一节课相同内容,不同的教师进行上课,让教师看到别人优点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此外,学校还结合教学管理实际,制订了《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寄宿生管理细则》等管理、考核制度,按章治校,使学校办学在各方面发展有章可循,规范和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
人物专访
努力打造省内第一乡村“名校”
——访普贡中学校长宋菁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现在,新区优先发展教育,正投入巨资打造优质教育示范区和普惠教育先行区,我们普贡中学办学条件日益完善。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区让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精神,在义教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提高、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着力,把普贡中学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打造省内第一乡村‘名校’。”
在普贡中学,校长宋菁如是对记者说。
宋菁是1993年到普贡中学任教的,至今已经有25年。
“普贡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农村,家庭条件较为困难。但贫穷并未磨灭他们求学的愿望,品学兼优者不在少数。”宋菁说,以前,普贡中学的精力主要放在“学生吃好饭、有学上,教师有房住、安心教学”上面。
“以前的老校区,校舍面积狭小、学生多,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要,教学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宋菁说:“在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新校区占地达到近200亩。一期工程的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已经投入使用近一年。二期工程行政楼、足球场、篮球场等修建也接近尾声,有望今年9月投入使用。”
“现在,条件已经相当完善,到了让学生‘上好学’的时候了。”宋菁说,普贡中学的办学宗旨是“面向未来、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相信,以后,学校软硬件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成绩也会越来越好。”宋菁说。
记者手记
青春正当时
明亮的教室、宽敞整洁的楼道、完善的教学实验室……这不是城市里的学校,是贵安新区马场镇普贡村的普贡中学。
虽然尚未全部完工,但普贡中学已成为普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无数山里娃在这里追梦未来。
“说实话,以前我从未想过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拥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普贡中学教师杨培富说,如今的学校,学生宿舍是标准的8人间,配有独立卫生间;教室里安装了“班班通”,老师写字的粉笔换成了碳素笔;食堂的饭菜也比之前丰富了很多,味道好又有营养。
采访当天,正是普贡中学中考填报志愿时,记者遇到了几名2018年的毕业学生。
“我来自平坝,2015年进入普贡中学求学,我的中考成绩是589分。”学生张正怡说:“这几年,我们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越来越美了。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不好好学习真是太可惜了。令人高兴的是,同学们学习都十分努力,全班大多数人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我来自马场镇,因为听说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学生成绩提升很快,于是就来这里求学。我是住校生,老师特别关心我们。今年,我考了598分,排在新区第六名。”另一名学生黄弈婷说,学校学习的氛围相当浓厚,“基本上每个人都想好好学习。”
学生们纷纷表示,校园软硬件不断完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学校就和我们一样,充满了青春活力。虽然我们已经毕业了,但师弟师妹们在这样环境中学习,一定会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正如学生所说的“青春正当时”,在新区扶持下,在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普贡中学一定会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