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两项目: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认定结果的公示》,贵州师范大学教师胡圣波牵头申报的《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类专业联合培养改革实践》和贵州民族大学教师杨想红牵头申报的《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入选。

      据了解,此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部属高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理工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相关行业协(学)会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通讯评议及专家组评议,共认定612个项目为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教育部组织开展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

      公布名单显示,贵州师范大学教师胡圣波牵头申报的《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类专业联合培养改革实践》和贵州民族大学教师杨想红牵头申报的《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分别是我省唯一入选的“电子信息、仪器类项目群”和“土木、建筑、水利、海洋类项目群”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此外,此次贵州省内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贵阳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都有项目入选。“地方高校二组项目群”贵州理工学院、贵阳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分别入选一个项目。“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类项目群”贵州大学入选一个项目。“机械类群”贵州大学、贵阳学院分别入选一个项目。“材料、化学与制药类项目群”贵州理工学院入选一个项目。“矿业、地质、测绘类项目群”贵州大学入选一个项目。

      这些高校将全面对接新工科的建设要求,从标准、专业、课堂、教师等关键因素,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抓手,全面落实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