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錾出致富天地 绣出美丽人生——贵安新区三位新型“巧匠”的创业故事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美丽的银壶来源于巧手的制作

      专心致志地打造银饰精品

      :各种民族刺绣集聚一堂

      8月25日,2016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总决赛在贵安新区北斗湾酒店举行。来自贵安新区直管区4个乡镇及大学城的能工巧匠分别参加银器类、刺绣类、染蜡画类、雕塑类、综合类五个类别的评比,与全省选手同场竞技,共有21人、30件设计作品参加决赛,充分展现了贵安手工艺人和民族民间工艺品的风采。

      在决赛现场,记者采访了3位贵安的能工巧匠,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和艺术人生。

      王清兰:花甲之年开启朝阳产业

      在“两赛一会”决赛场地刺绣类展台上,一幅以鱼、水、鸟、荷花为主题的精美刺绣和白色的马尾引起记者注意,这是大名鼎鼎的马尾绣,绣品的作者是王清兰。展台前,她正在现场制作马尾绣的绣线。

      说起马尾绣,王清兰滔滔不绝:三颗马尾一根线,紧紧缠住,才能开始绣。老人们说,马尾绣可以保小孩平安,所以多用在小孩的背带上。

      王清兰今年已经62岁,家住贵安新区高峰镇湾子头村。年轻时候,她就是村里的刺绣高手,周边村民和慕名而来的客户经常请她做衣服,就算是工艺繁复、价格高昂的马尾绣,也有求购者。时间一长,她的名气渐渐流传开来。

      3年前,贵安新区的一支扶贫队伍来到村里了解村情,村民们介绍:“王姨妈做衣服的手艺好。”王清兰一下子就成为扶贫队关注的核心人物。经过详细了解后,扶贫队帮助王清兰到镇上开设一家自己的店面,把手艺变成事业。

      “当时说开店,我是拒绝的,毕竟要成本,而且我一个人打理起来也困难。”王清兰说,多亏扶贫队帮忙出了更多主意——注册公司,申请小微企业扶持;招收绣娘,新区免费培训;制作特色手工艺品,政府组织参加比赛,打响知名度……

      一个个好主意,其实是新区提供的一项项优惠政策,让王清兰动了心。两年前,清兰马尾刺绣厂注册成立,在高峰镇上一个小小的门面里,王清兰在花甲之年,开启了朝阳产业。

      如今,王清兰的刺绣厂有固定的合作绣娘数十个,产品的类别也从单纯的衣服增加到鞋子、绣片,以及刺绣工艺品的订做等。今年,王清兰已经拿到5万元小微企业补助,她希望通过这次参赛,增加店面知名度,接到更多订单。

      杨艳娥:文化“宝贝”创新传承弘扬

      在贵安新区蜡染蜡画内展台,比旁边参赛选手明显小很多的杨艳娥专心致志地勾画着蜡染,丝毫没有初次参加大赛的怯意。

      杨艳娥是贵州民族大学美术系大四学生,本次代表贵安新区参加大赛,既荣幸又兴奋。

      老家在惠水县,生长于传统布依族家庭的她,从小就对蜡染有着浓厚兴趣,也跟着家人学习蜡染制作。

      进入大学后,专业的美术训练,让她对蜡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她对这传承久远的“文化宝贝”更加坚定。

      她开始在学校手工制作蜡染,通过网络售卖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一开始做的都是很简单的工艺品,比如杯垫、零钱包之类。”杨艳娥说,渐渐地,她开始大胆地制作挂画等大型蜡染,手法越来越娴熟,订单也越来越多。

      “我们家乡的蜡染有自己的特色,最重要的就是用枫香蜡做原料,而不是石蜡。”杨艳娥介绍,枫香蜡由枫树自然产生,相比石蜡更稀少、更珍贵,用在布料染制上,也更环保、安全。

      在积极保存传统蜡染方式的同时,杨艳娥也在思考蜡染的突破。

      “传统的蜡染以蓝、白二色为主,做法比较粗糙,很多旅游点上售卖的都是假冒产品。”杨艳娥结合自己的美术专业,希望从颜色到图案都进行改良,与现代艺术进行结合,制作更多既有特色又很实用的蜡染作品。

      明年即将毕业的杨艳娥,准备在贵安创业,通过创客空间和孵化园,用自己的双手,传承蜡染、改良蜡染,走向更大的市场。

      吴国武:创业沃土酝酿美好未来

      在贵安新区银器类展台,两个身穿苗族传统服饰的工匠正在小心翼翼地制作。展台上,两副以银丝制成的精美画作展示着他们高超的技艺。

      “左边这幅叫“福在眼前”,使用的是苗族的蝴蝶、蝙蝠、麒麟、铜钱等元素,做成传统中国结的款式,寓意福气深深,平安喜乐;右边这幅叫“笙响不凡”,以传统的两支苗族芦笙交叉构图,左上角用银丝盘出“中国贵安”字样,寓意贵安新区的未来声响不凡。”

      充当解说员的吴国武是贵安新区六月六风情街国武银饰的老板,他和兄弟吴国正把店面从黔东南搬到了贵安新区。

      “黔东南作为银饰行业的主产区,行业竞争激烈。”吴国武介绍,前年,姐姐和姐夫在贵安新区平寨村开了银饰店,游客多、生意好,这让他们也动了来贵安新区发展的念头。

      贵安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银饰是旅游商品,贵安新区市场空间大,市场前景好。吴国武细数在贵安发展的理由。

      目前,吴国武的店面享受着新区房租免费的优惠,他正在申请注册“贵安新区瑞萱工艺品”公司,希望公司能和贵安新区一起壮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