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高考中,贵安新区第三高级中学成绩喜人,二本上线率达60%,大专上线率达100%。短短三年时间,贵安新区第三高级中学由一所地处花溪边远地区的山村学校蝶变为新区“内部提升”,重点打造的中学之一,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均实现翻番,高考上线人数比去年多三倍……
“这一切,都得益于新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贵安三中校长李远康告诉记者:“这样的速度,体现的不仅仅是“贵安速度”,更体现了新区打造教育新高地,叫响“教育在贵安”的信心和决心。”他从2007年接手学校至今,已经在这里坚守了快十个春秋,学校的点滴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贵安三中原为花溪区第六中学,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升学质量一直难以得到根本解决,而导致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留不住优秀教师。“前些年从学校里出去的老师加起来比现在在校老师总数还要多。那时学校在职老师只有67人,高中部在校学生仅257人。”李远康回忆说,贵安新区“三纵一横”路网工程的建成通车,打破了学校原有的区位瓶颈,而新区先行先试出台的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则为贵安三中大幅度提升教学成果把薪助火。
“从2013年至今,我们通过内选外引的方式,引进了52名优秀教师。学校在校生人数一跃升至1300多人。”李远康说,“过去学校招聘的几乎都是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大学生,而且大多以此作为跳板,培养几年成熟以后,都纷纷选择离开。对于骨干教师的引进,根本不敢想象。而《贵州贵安新区直管区教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暂行)》政策的出台,给了我们引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底气。”
“彭德军,原为铜仁市第二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是铜仁市市级骨干教师,2014年通过新区中小学选调教师考试进入贵安三中,像他这样来自全省各地的中级职称以上的骨干教师,今年学校又招进10人。”李远康说。
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到教学中来,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师骨干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遵循“笃学、厚德、谦益、明礼”的贵安三中坚持“立德树人、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校成育”的育人起点,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把教育与生活结合、教学质量与德育艺术结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会、考试成绩分析会、高考学生心理辅导会、高考动员大会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依附感。
“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通过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正江是2016届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他所带班级54个学生中,有52人被二本院校录取。
贵安三中的“改头换面”,只是新区教育“全面改薄”的一个缩影。
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新区先后投资5亿元全面启动高峰、普贡、马场中学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对3所幼儿园、10所小学、5所中学校舍的“改薄”提升,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1.2亿余万元用于学生宿舍和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建设。目前,在各乡镇、各功能区、产业园区,都相继启动了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确保人口聚居和城市功能配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