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动态

    贵澳农业科技园:“云”上种庄稼 村民变工人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澳农业科技园位于贵安新区高峰镇大狗场村,是集种、产、供、销、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数据农业科技产业园。园区通过运用“大数据+农业”的远程物联网技术建立云上教室、云上农场,开发“农技宝”手机AAP端等,实现基地和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连接,既做到农作物的集约化、智能化种植和管理,又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带动更多村民通过从事现代农业走上致富路。

      在占地达5376平方米的荷兰模式立体种植馆,LED屏上实时显示着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贵澳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徐新芳告诉记者,园区通过运用全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温室的远程智能操控,为10500株西红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通过采用无土栽培配合使用营养液滴管系统的立体种植模式,既减少用地面积,又能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西红柿产量和质量,预计每株西红柿产量将由传统种植的15斤增加到60余斤,整整提高4倍。

      产量提高了,品质有保障。荷兰模式立体种植馆内很多地方都贴有“大数据农业”字样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后进入设有“追溯信息、透明生产、检测报告、在线商城”等8个类别的界面,点击后就能查看每个批次农产品的生长情况、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数据。徐新芳说,园区下一步还将利用云上教室实现对农民的线上线下培训,利用“云上农场”大数据推出私人订制服务,客户在家中可通过手机APP对选购的果蔬产品进行远程施肥、浇水操控,成熟后直接配送到家,足不出户就能吃到亲手种植的新鲜果蔬。

      不仅如此,园区还能通过手机APP实时调取温室内的相关数据,并根据需要对温室内的排风机、遮阳板等进行远程操控。

      “鲜花墙、蔬菜管道、蔬菜树、蔬菜长廊”,这是工厂化育苗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园区技术部负责人季瑞青说,让蔬菜长在管道和水面上的全新种植模式,是根据作物各个生长期所需营养元素的不同配比相应微量元素,通过“输液”方式注入作物栽培体内,既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也形成一个集观光、采摘、儿童科普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景点。

      贵澳农业科技园技术部负责人季瑞青告诉记者,通过这个立式管道、墙体、多层管道、立柱栽培,蔬菜树、蔬菜长廊,打造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采摘,这里面的参观面积有4000平方米。

      据了解,贵澳农业科技园2015年4月开工建设,已投资1.2亿元完成土地整治、河道治理、道路系统建设,以及7个智能玻璃温室主体骨架安装等工程,目前已为附近村民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全部投产后将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同时通过“1+N”产业发展模式,已带动周边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800名村民从事现代农业走上致富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