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科技创新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0-4731605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0-01-23 13:40:44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成文日期: 2020-01-23 13:40:44

    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新增科技型企业备案36家,通过遴选科技型种子企业15家、小巨人(成长)企业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2019年,贵安新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区时提出的“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兴产业”工作主线,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再提速,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常态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抓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强体制机制、抓科技企业成长梯队建设强产业发展、抓研发投入支持引导强创新活力、抓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强平台支撑、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技术服务等举措,贵安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一直以来,新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修订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出台了《贵安新区“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若干支持措施(试行)》等文件,结合大数据、装备制造、新医药大健康、服务贸易、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制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切实把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等纳入支持范围。

      2019年,新区一方面通过“广招商”大力引进企业主体,同时积极参与全省科技企业遴选,培育打造新区科技企业创新梯队。截至目前,新区累计拥有科技型种子企业166家、科技种子企业30家、小巨人(成长)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科技企业数量、质量、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此外,新区社管局全年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项目申报指导、知识产权贯标和专利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企业培训8次,并开展了“企业面对面”走访活动,为企业发展找痛点、解难题、建言献策。

      经初步统计,2019年新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5%。共新增获批省级科技项目14个,引导企业共投入科研经费18576.5万元,其中争取到上级科技经费补助2292万元,累计获批省级科技项目立项35项;组织花溪大学城高校和新区企业申报2020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6项;组织开展了两次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鉴定工作,共有21家企业64个项目符合税前加计扣除要求,享受加计扣除金额达6500万元。

      在花溪大学城高校,新区利用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学生服务中心及闲置教学楼,嫁接共建孵化和实训平台22家,着力构建起“高校众创空间苗圃+大学城双创园孵化+园区加速”的三级孵化体系,为创新人才和团队提供低成本、全要素的成长孵化平台。在产业园区,新区引进了启迪、软通动力等专业运营机构建设孵化平台,既实现以商招商发展总部经济,又帮助开展科技服务,培育孵化企业。2019年,新区新增认定本级孵化平台18家,新增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3家,大学城双创园成为新区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建设“双创”孵化平台45家,其中获批国家级孵化平台3家、省级孵化平台6家、新区本级孵化平台24家。此外,新区还加快推进“两大一超”项目建设,贵安超算中心已挂网招标采购设备,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项目规划设计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拟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贵安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项目快速推进。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新区科技企业已经拥有累计实用新型专利1010件,发明专利515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8件、公开发明专利457件),外观专利152件。申请设立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站,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9项,累计获批省级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项目9个;举办了贵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峰会和贵安新区校地合作成果转化落地研讨会,依托贵安双创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推介技术成果26项;位于花溪大学城的贵州医科大学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相关企业和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52项,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1628.4万元;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支持山河汇聚众创空间与中科院下属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并签署了合作协议,推动中科院科研成果到新区转化和与新区企业技术需求对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