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4-806409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4-06-11 09:25:28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贵州贵安新区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2026号提案的答复(贵安办提复字〔2024〕15号) 成文日期: 2024-06-11 09:25:28

    贵州贵安新区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2026号提案的答复(贵安办提复字〔2024〕15号)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宋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助力贵安新区打造全省科创中心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新区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6月,《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23〕11号)印发,提出要加快打造全省科创中心。新区自2023年6月成立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党工委、管委会以来,依托已有大数据产业基础和数据创新资源,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为支撑,不断推动产业集聚、抓好品牌创建、完善配套服务,为打造全省科创中心、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二、建设情况

    (一)壮大产业生态,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对标高质量发展和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三年“出形象、成规模、见成效”目标任务,聚焦“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三区”定位,围绕“谁来招、招什么、怎么招”,持续发起大招商、招大商的强劲攻势。制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招商引资管理细则(试行)》《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与国有平台公司第三方园区招商机构开展政企联合招商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优化招商措施,持续加大统筹“两园”“三谷”招商资源和力量,合力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截至目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累计招引注册企业958家,大数据相关企业657家,占比68.6%。2024年累计注册企业140家,大数据相关企业98家,占比70%。2024年已签约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签约金额2.52亿元。正积极跟踪做好银江孵化器、乌江实验室、绿色产业研究院、中南大学等机构平台落地服务。

    (二)抓好品牌创建,推动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推动落实“一园一场一基地”,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打造全省科创中心建设。“一园”即积极争取创建“中国软件名园”,2023年11月已上报5大类、76项指标印证资料,目前正筹备赴工信部开展中国软件名园答辩工作。2024年1月省大数据局授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贵州省软件名园”。“一场”即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通过打造智算服务中心、数据流通中心、大模型训练中心、联合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五大中心”,聚集带动枢纽节点产业发展,建成行业大模型应用先行区、智算中心集聚区、数据要素市场示范区,面向全国提供一体化数据训练服务,2024年1月16日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一基地”即贵州省产业创新孵化基地,在省科技厅指导下,已启动《贵州省产业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编制,拟以厅地合作共建的方式推进建设,以产业孵化中心(数字中心C区1#、2#)和产业中试中心(中电光谷一期A4#、B11#、B13#、B14#)为核心,打造以研发创新、技术转移、企业孵化、成果转移、人才培养、创新服务等多平台为配套的“2+N”体系。

    (三)完善配套服务,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划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核心区范围7.01平方公里,围绕规划建设完善全省科创中心的配套产业。一是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人才保障住房建成247套、在建3876、拟建960套,2024年计划交付使用3264套。完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建设大数据科创城第一小学、第一初中、第一高中等四所学校,预计到2025年可增加学位3000个以上。二是园区服务不断提质增效。奋力把园区打造成为企业创业投资的首选之地,着力深化智慧园区建设,持续做优“贵人服务”品牌。充分利用“五个一办”改革成效,加强智慧园区管理运营,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推进优质园区服务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提升“园区事园区办”服务效能。积极发挥“卡、钱、户、房、岗”优势作用,线下建成大科城企业人才服务中心,线上创建“AI上大科城”小程序,实现园区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正打造贵阳大数据数智园区建设平台,推行“一网通览、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园区运营与管理模式,推动智慧服务再上新台阶。

    三、下步重点工作

    2024年,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将聚焦“一园一场一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产业、政策、人才、资本、创新“五大高地”,推进建设全省科创中心,高扬发展风帆,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打造“产业高地”。优存量,加大对恒力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工业企业,长沙拓维、上海鸿翼等华为云生态企业,数据宝、中融信通等规上企业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挖潜增效。扩增量,紧盯本立数字、云垒互联网等企业培育,推动企业早日上规入统,为服务业提供更有力支撑。转变量,主动上门对接服务,争取企业签约入驻。

    二是打造“创新高地”。力争推动中国软件名园今年进入创建期,两年内顺利获得工信部认定;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今年初显成效,积极招引一批企业及大模型相关项目落地;孵化基地将在今年依托已落地的筑企通、青数聚、杰汇数字创新中心等及在谈平台,孵化一批新技术、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招培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一批科技企业。

    三是打造“资本高地”。将争资争项作为“一把手”工作,紧扣中央新增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四化基金等项目投向,对项目储备库、在建库实行动态化管理、常态化调度、节点化推进,保障项目成熟度、申报成功率。立足用好各类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四是打造“人才高地”。深入推介人才“引、育、用、留”政策措施及配套细则,采取举办展会、论坛、活动和走出去直接引、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团队引、紧抓技术对接柔性引等相结合的方式招才引智,持续招引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人才,并做好人才服务,推动教育、医疗、娱乐、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每年拟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500个以上。人才保障住房已建成交付533套,已租263套,在建1468套。

    五是打造“政策高地”。立足用好“新贵安八条”等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贵阳市关于数字经济产业、总部经济、大数据场景应用相关政策。坚持“以商招商”“载体招商”“基金招商”齐头并进,精细化统筹招商项目,按照分行分类做好一企一策洽谈、跟踪落地,强化全员招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图三清单”,争取项目落地。持续推进“园区长”服务机制,建立“1个总联动专员+4个环节专员”工作机制,提升“贵人服务”质量。

    六是聚焦“四城”联动发展。联产业上,积极主动衔接贵州科学城的科创孵化类项目,加强争资争项联动合作,开展产业项目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产业项目成熟度、申报成功率。联人才上,探索建立高校与园区企业间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提高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招引人才的适配度。用好“贵安新八条”等相关优惠政策,在数字经济产业、总部经济、大数据场景应用等方面,积极争取并兑现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科研人员优惠政策。联教育上,结合“一图三清单”,有效衔接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资源,重点联动推进中软国际与贵州大学共建人才培训等项目。联科技上,依托“一园一场一基地”以及乌江实验室、中电科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绿色产业研究院贵安分院等机构,为大数据领域科技成果提供应用场景,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

    特此答复。

    贵州贵安新区办公室

    2024年6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