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机机械手“抓”起一片片玻璃放到平台上打磨,一旁的工人不时辅助雕刻机上料、下料,监测设备、调整参数。一块约4平方米的玻璃原片,经过多道工序,最终变成一块块手机玻璃盖板,每月产值达2000万元。生产这种玻璃盖板的,是位于贵安综保区的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9月,该公司与贵安综保区签约,将在贵安投资30亿元,并将原本位于东莞的公司总部搬迁至贵安。
10万平方米厂房内,分布着1280台雕刻机及其他制造设备。虽处于试产阶段,但瑞立达公司已展示出强大的生产能力:每天生产平板大片2万片、手机盖板3万片。瑞立达公司研发部经理唐新平介绍,在刚刚过去的5月和6月,公司月均完成2000万元产值。目前,该公司已解决300余人的就业,满产后可解决2000人就业。“选择在贵安新区投资,看中的是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发展潜力、成本优势、融资优势等。”唐新平说。
作为目前贵安综保区围网内最大的制造企业和贵安新区首次整体引进的新三板上市企业,瑞立达公司的引进和落地,是贵安综保区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贵安综保区在招商引资领域再传捷报:1至6月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个,签约金额共43.19亿元,其中,外资项目7个、签约金额4.98亿元,新引进江西众达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五赢新能源有限公司、中新大宗供应链管理(天津)有限公司3家优强企业。
6月17日召开的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贵安新区要紧扣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做强经济功能,产业发展要聚焦,创新驱动要强化,招商引资要突破,项目投资要发力,加快做大经济总量。贵阳市委、市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制定的《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3—2025年)》也明确提出要实施“八大行动”,其中在实施对外开放引领行动方面,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使新区成为企业创业投资的首选之地。加强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加快形成各路客商纷至沓来的良好态势。提升开放能级,把贵安综保区打造成产业基地型综合保税区。
贵安综保区党工委书记杨志荣表示,贵安综保区将围绕产业基地型综合保税区的定位,用好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着力构建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在空间布局上坚持“金篮子装金鸡蛋”,围网区内主要布局与外贸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企业,围网区外主要布局相关配套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外联动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步伐。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杨志荣说,贵安综保区将深入贯彻落实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在产业大招商上用政策和服务招引更多的加工、物流、贸易以及服务类外贸市场主体到保税区开展业务,不断扩大外经、外贸、外资的增量,全面提升贵安综保区对外开放水平,抓实开放型经济发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