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9 »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勇立潮头探新路 深化改革上台阶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贵安新区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开发建设各项工作,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真抓实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把“四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导航标,用改革的思路抓改革,用改革的方法抓工作,通过重点实施一批有特色、出亮点、可操作、关键性的改革事项,让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吹遍新区大地,改革工作呈现出蹄疾步稳、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从2015年至今,新区参与改革的部门由13个增加到36个,基本实现部门全覆盖。已推进完成改革272项,其中,国家级十大试点改革任务72项,新区重点改革任务35项,新区部门改革任务165项。预计2019年改革任务将再增加46项。

      坚持先行先试抓试点

      2018年11月,贵安新区推出“集成套餐服务”,第一批13个试点项目办理从累计需要518个工作日减少为176个工作日,相关申请材料由原来的516份减少到250份,办理事项的申请材料精简率超过50%,极大地减轻了申请人的负担。

      新区集成套餐服务是推进集成化审批服务新模式的突破之一。

      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充分利用承担国家试点任务的重大机遇,大胆创新突破,敢于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经验成果和制度成果。

      目前,新区率先推行“窗口统一受理、平台自动流转、信息实时推送”的集成化审批服务新模式得到国家网站推送;探索施行“一化三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狠抓绿色金融机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产品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形成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主体,以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为支撑的绿色金融“1+5”贵安发展新模式,在全省得到交流推广。

      不仅如此,新区加快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出台“1+7”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探索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的“一体两翼”试点模式,再次获批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聚焦优势平台抓创新

      贵安新区在发展中不断破除发展瓶颈,坚持改革破题、创新引领,围绕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发挥开放平台优势、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做强做大优势品牌,将贵安新区打造得更加绿色、开放、创新。

      “自海绵城市建设以来,新区建立了基于水环境高度敏感的‘水量、水质三级推出控制屏障系统’工程,建立了适用于新区建设管理特点的‘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体系。”新区规建局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3.6%,面源污染控制率达63.70%,均达到试点批复要求。

      不只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方面,新区在推动试点建设方面依托贵安综保区(电子园)政策优势和平台作用,探索贸易便利化贵安模式,完成驻区海关与贵阳机场口岸、深圳皇岗口岸通关一体化,复制推广了“保税展示交易”“集中汇总征税”等自贸区政策,对外开放口岸功能加快形成。

      同时,充分发挥花溪大学城人才聚集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搭建首个跨地区省级双创交流平台“数创贵安”,推动贵安新区成为全国省级创业型城市标杆。

      注重增强实效抓推进

      不久前,贵安新区完成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专项督察工作的第一个阶段,这是新区各单位针对年初改革目标时刻自省的方式之一,也是新区各单位确保改革抓出实效、有效推进的必要手段。

      本次督察主要采取书面督察方式进行,围绕督察内容逐项自查,撰写书面自查报告报送,新区党工委改革办根据材料情况,选取部分单位实地抽查,进一步推进督察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全年改革目标任务。

      近年来,新区始终坚持领导带头、运用项目办法、创新考评机制抓改革,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工作机制、考核和跟踪问效机制,全面构建权责明确、过程严明、督察有力、鼓励创新的推进机制,确保有序、按时、全面完成各项改革。

      不仅明确一把手抓改革的责任机制,实行“班子领题攻坚”,每年重大改革事项由所有班子成员分别领题两个以上,明确了实施主体,限定时间节点,责任到岗到人,做到“四梁八柱”改革任务同思考、共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还优化考评办法,推行“成效考核”,鼓励“大改多改”,减轻过程考核,突出目标导向和成效导向,通过考评倒逼机制进一步推动改革落细落实。

      发展足迹

      “1+3”多能互补模式 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由贵州贵安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安电投公司)投资建设的贵安云谷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是贵州省乃至国内首座采用“1+3”多种能源互补模式建造的智慧能源项目。其采用“1种清洁能源+3种再生能源”模式,即天然气和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空气动力储能等4种能源多能互补模式。该模式依托智慧管理技术形成能源综合利用系统,适用于国内CCER和国际GS等减排方法学。其高效的能源方案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充分发挥了不同能源品种的协同优势,实现了能源供给优化、智慧高效利用,减排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再生能源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因此不稳定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再生能源?多能互补模式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项目利用天然气与3种再生能源联动,当再生能源充足时,天然气不使用,当再生能源不够时,天然气会跟上。”贵安电投公司副总经理廖昆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使用再生能源,又可以解决再生能源供给不稳定的问题。

      据介绍,根据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管委会设计的碳金融资产管理方案,将把贵安云谷分布式能源中心的二氧化碳减排效益进行标准化开发和计量,在交易所挂牌转化成经济效益。根据核算,贵安云谷分布式能源中心相较于常规水冷机组+燃气锅炉系统每年减少CO2排放3728.6吨;贵安新区龙山物流园及工业园智慧能源中心能源综合利用率高达86%,与常规系统比较每年减少CO2排放3735.2吨。

      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将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同优化,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90%。“本项目成功实施必将带动贵州省建筑节能工作进入新阶段,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贵安新区陆续建设的其他项目将起到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在贵州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贵安电投公司副总经理廖昆介绍。

      未来亮点

      突出重点 深改精改

      经过几年发展,贵安新区用改革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未来的蓝图也正逐步描绘展开。

      今后,贵安新区将始终按照“突出重点、深改精改”的工作要求,主攻“国家十大试验试点改革任务”和“新区十大改革任务”。

      “贵安新区今后将继续把深化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继续以国家级新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动向前、进行到底,努力在试验试点打造、体制机制创新及经验总结推广上取得新突破。”贵安新区党工委改革办负责人郎伟说。

      具体来讲,新区将重点实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国家十大试验试点改革任务”事项,积极推进创新重大产业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企改革等“新区十大改革任务”事项,结合新区工作实际,按照既定改革事项抓好实施,狠抓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冲锋号已吹响,今后的改革也定将赴全力冲刺,以最强姿态打造最美贵安。

      记者手记

      改革是破除发展桎梏的必由之路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贵安新区设立之初,一切都是崭新的样子,“一张白纸、白手起家”,生机勃勃又前景可期。

      这些年,贵安新区积极破除自身发展桎梏,相继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点实施一批有特色、出亮点、可操作、关键性的改革事项,推行“成效考核”,鼓励“大改多改”。

      同时,新区还注重跟踪问效、强化改革督察工作,探索构建“三级联动”“三办合一”“三措并举”的动态督察体系,创新集组织、制度、方法“三位一体”的改革落实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动态督察工作格局,努力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改革落地见效。

      当前,贵安新区改革已取得不小成效,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