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9 »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打造聚才“强磁场” 构筑“智汇”新高地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这四年来,贵安新区始终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发展战略,一直将人才工作作为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推进的重点。

      通过完善人才政策,集聚急需人才助推发展、构筑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培养本土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等举措,新区筑巢纳贤士,凝心聚英才,以平台引才、环境聚才、感情留才,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日益浓厚,人才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区人才工作蓬勃发展。

      一批批人才纷至沓来,一个个项目相继落地。如今,在这座年轻的新城,一首激动人心的“人才强区”壮丽乐章正在奏响……

      好政策吸引人才

      城以才兴,业以才立。由此,贵安新区确立了创建全省一流的人才首选区、科技引领示范区和教育改革先行区的目标。

      为招才引智,贵安新区制订了在人才保障、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激励等方面的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5月,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总体要求,立足“一城一带”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扶持政策,找准符合新区发展的路径,研究出台了《贵安新区“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若干支持措施(试行)》,聚焦“明”“简”“惠”“特”四特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用制度作为人才引进、培养的强大支撑。

      此外,针对高层次人才,新区坚持“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突出重点、特事特办”的原则,以更加诚恳的态度、更加周到的服务、更加广阔的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开辟“绿色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新区现有各类人才4454名,党政人才39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40名、专业技术人才2870名(包含企业职业资格人员)、高技能人才21名、农村实用人才913名(包含驻村干部、村支书、主任、委员)、归国留学人员65名。而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更是拥有一大批优秀人才……

      构筑人才“强磁场”

      构筑人才“强磁场”,眼光既要向外,更要向内。

      位于思丫河畔的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无疑承载着贵州“人才强省”、贵安“人才强区”的梦想。

      只用了5年时间,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64平方公里的规划区上,市政基础设施已覆盖25平方公里,建成10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区。

      这里聚集了9所高校,是贵州教育资源聚集区;这里聚集了15万师生,区域人口达18万人,一年“造血”5万余人,是贵州人才高地;这里聚集了超过110家大数据企业和高校师生创业团队,是贵州创新创业新沃土。

      已先期入驻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的9所省属高校,涵盖了理、工、农、医、文、经、管、教育、历史等9大学科门类。

      目前,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培养项目、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科研基地,若干省部级科研机构或研究基地。

      如今,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已经是贵州省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高校集聚效应凸显

      为切实搭建校企人才培育渠道,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人才支撑基础工程建设,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出台了《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324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从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搭建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校企项目品牌合作试点等8个方面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同时,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还通过完善贵安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入驻包括行政审批、国地税、公积金与社保中心等一批政务服务部门;设立创业服务超市,引进包括人力资源、知识产权、项目包装等在内的涉及创业初期8类主题服务;搭建全国第一家互联网特色“双创医院”;搭建“一周一论坛、一月一赛事、一季一嘉年华、一年一大会”创新创业活动交流平台等,不断提升双创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新增创业企业1800家,申请政策扶持30家,累计兑现资金1420余万元,共注册企业2891户,新增就业6471人,累计带动就业人数13000余人。

      全国各地急需人才集聚助推发展、依托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培育本土人才、不断提升双创服务水平,贵安新区正向着“人才强区”的梦想阔步前行。

      发展足迹

      校企合作 成果丰硕

      “6月17日,我们将会和贵州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开展实践培训课程,同时将与该学院成立实训教学实践基地,这已经是我们继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后的第5个实训基地了。”日前,贵安新区睿峰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峰科技)市场经理张大新告诉记者。

      据张大新介绍,睿峰科技主要从事WEB前端制作、UI设计、APP研发、营销系统研发等,是贵安新区引进的第一批大数据人才培养企业,自2018年3月起已经累计为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培养大数据人才约3500人次。该公司主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既能帮助学生收获项目实践经验,又能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学生找工作,需要的是两种能力。第一个是专业技能。我们把企业里面做过的一些项目,通过理论+实操的培训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第二个,我们还有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职场礼仪、面试、就业指导等做一些专业性辅导,让学生在应聘时更加吸引HR的关注。”张大新说。

      “我是贵州民族大学大四毕业生,在这里经过为期5个月的系统培训,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还积累了不少IT运维的实践经验,让即将就业的我提升了不少信心。”贵州民族大学大四毕业生王俊强说。

      “人才的培养不能单一地依靠理论学习和技能教导,而是学习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我们公司对人才的培养理念。我们的授课老师都是来自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互联网企业的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还可以了解知名企业的文化理念。”张大新说。

      目前,睿峰科技除了与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各高校之间开展校企合作外,还与贵安新区10余家企业达成意向订单合同,不定期为新区大数据企业输送大数据人才。

      未来亮点

      搭平台 广揽才

      贵安新区紧紧围绕“1123”战役,不断完善政策吸引人才、搭建平台招引人才、畅通渠道服务人才、做优营商环境用好人才,助推新区建设发展。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雄心勃勃的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可以说是新区深入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缩影。

      2018年,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与高校联合创立“博士、硕士创业园”“海归创业园”,新增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50人,大学生落户5000人,专业技能培训2000人,就地吸纳毕业生创业2000人,创客公寓500套;2019年,力争建立“院士创业园”,新增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150人,大学生落户1万人,专业技能培训3000人,就地吸纳毕业生创业3000人,创客公寓1500套;2020年,力争引进院士2人以上,新增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300人,大学生落户15000人,专业技能培训5000人,就地吸纳毕业生创业5000人,创客公寓3000套;2020年,引进和培育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培育50个孵化器,扶持500个初创企业,培养5000名毕业生在新区内就业,获得1个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记者手记

      人气越来越旺的大学城

      “2015年,这里还是冷冷清清,如今车多了、人多了,店铺多了,工作也找到了,到思雅美食工厂吃饭还得排队。”贵州师范大学保安师傅刘志仓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在贵安新区东南部,松柏山水库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正快速崛起。这里聚集了9所省属高校,是贵安新区教育资源聚集区;这里聚集了15万高校师生,是贵州人才高地。

      高中时代,记者首次路过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所在地时,这里还是“荒山野岭”。2017年,记者到新区工作至今,见证了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正向“现代新城”推进的巨大演变。如今,贵安新区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总体要求,聚焦大学城建设发展,加快推进“一城一带”建设。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正演绎着“速度与激情”的发展加速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