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解读回应 » 回应关切

    “三化”发展让贵安更“贵”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15年6月17日,对于贵安新区,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安新区视察指导。从此,贵安新区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

      三年过去了,在“三化”发展的道路上,贵安更“美”了,贵安更“安”了,贵安更“贵”了。

    1.jpg

      鸟瞰高端装备制造园  (刘先诚 摄)

      前言

      “三化”指引 贵安前行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贵安新区的批复,将贵安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之所以给贵安如此“高大上”的定位,是因为贵安拥有着良好的人文、生态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建设贵安新区,对于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途径、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而国家对贵安新区的重视不止如此。2014年至2017年,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首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地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内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10个国家级试验试点示范“金字招牌”,陆续“镶嵌”在贵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而这也注定了贵安新区的发展建设必须走不同寻常之路。

      在《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中明确,贵安新区将建设成为“对外开放引领区、产城融合创新区、城乡统筹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同时贵安新区高起点规划了核心职能集聚区、特色职能引领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三大功能区,将形成“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城市空间。如此“高大上”的定位,让贵安能够“登高看远”。

      缘何建设贵安新区?贵安新区该如何建设?这不仅是贵安新区老百姓的关切,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安新区视察指导,强调中央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定位和期望值都很高,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

      而“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就是坚持“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规划建设理念,把“绿色”作为发展主色调;坚持高端化发展,以产业高端、设施高端、配套高端、人才高端,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坚持集约化发展,以布局集约、配套集约、土地集约、发展集约,着力打造成城乡统筹示范区。

      “三化”发展,简单明了、条条扎实、字字有力,指引着贵安新区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高端化 展现新区“精气神”

      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对于贵安人而言,这是要求更是蓝图。于是,三年来,贵安人始终坚持“三化”发展,以谋跨越腾飞。高端化发展决定了新区的“高大上”格调,能让新区“高屋建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贵安新区高端化的具体体现是基础设施高端、产业高端、配套高端、人才高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贵安新区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建成600公里城市路网和900公里市政管网;在产业发展上,获工信部批准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地区之一;在高端配套上,则注重引入优质教育、医疗和住宅资源。

      此外,高端化不能没有高端人才的匹配,高端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因此,贵安新区还注重培养高端人才,依托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引进了微软IT学院、印度NIIT学院,升级了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同时,注重引进人才,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有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人才的高端化发展齐头并进、协同前行,高端化才能以局部带动整体共同提高,否则,局部的高端化,就会失去其他部分的支撑,而无法持之以恒,无法可持续行进。

      新区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高端化发展,不走寻常路。大格局才有大作为,但大格局也要避免变成“空中楼阁”,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对此,新区的高端化发展之路,并没有凌空蹈虚,而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这让新区的发展一路顺风顺水,一直稳步前行,向世人证明了新区的高端化发展,不仅有大格局,更有大作为。

      高端化的定位,对于贵安新区来说,是沉甸甸的历史重任。贵州是内陆欠发达地区,贵安新区的高端化定位,也是为了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途径,对标“高大上”为的是起到“领头羊”、先行者的带头作用。而高端化定位,也让贵安新区有了很大的压力,好在拼搏的贵安人,把压力变成了动力,不负历史重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贵安新区的“高大上”之路,还任重道远,需要继续砥砺前行,奋发拼搏。高端化发展,不仅是具体而微的目标,本身也是一种精益求精、永无止境、追求卓越的“志当存高远”的精神理念,贵安新区的规划与发展,让人看到了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这种追求卓越的“高端化定位”,值得借鉴与推广。

      绿色化 交出新区美丽答卷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贵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化作为发展的主色调,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坚持生态优先,初步建成了一座山水林田湖草六景融合的“山水之都·田园之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美丽答卷,提供了一份绿色化发展样本。

      首先,制度绿色化。贵安新区在绿色化发展上,从完善体制机制着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在已出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和生态环境负面清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森林保护、湿地保护等“1+9”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资本产业化”,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审计制度等,为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使贵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其次,生态绿色化。贵安新区在市民生活方式上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贵安新区已经编制完成了《贵安新区直管区慢行系统规划》,已经开工建设共计约166公里的慢行系统项目,建成了500公里的绿道,鼓励绿色出行;淘汰了燃煤锅炉,实现了清洁能源进家入户,建成了全覆盖的直饮水城市。在水资源保护上,贵安新区大力实施“十河百湖千塘”等生态水系工程,实现河湖保护与生态景观的有机统一,让14条河流、131个湖泊、515个水塘、219个地下泉眼成为贵安新区的珍贵名片。在城市建设上,贵安新区围绕“打造全国海绵城市贵安样本”的目标,提出“全域海绵”理念,通过编制规划,将城市分解成组团“微循环”,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中心区内20平方公里试点,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再者,产业绿色化。一方面,在产业选择上,贵安新区在生产方式上坚持节能环保,制订了严格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坚决拒绝污染项目进入新区;同时,淘汰了原有的130家落后产能企业,关闭了所有的砂石厂、煤矿。另一方面,在产业发展上,贵安新区以大数据为抓手,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初步构建起以大数据联通各端、覆盖全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模式。

      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这个“时间表”明确宣告了,中国正在经历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理念的变革,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区的绿色化发展探索,是在用实际行动向全省乃至全国证明,贵安人民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家园的决心和勇气。

      集约化 助力新区增效提能

      贵安新区作为我省大数据及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积极贯彻“三化”要求,发展成效显著,产业集聚也逐步形成。

      将分散的手指握成拳头,打出去就更有力量。集约化发展有助于聚集资源优势,形成集中管理、优化产业链、压缩工作流程等,从而用最少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成果。贵安新区起点高,依靠政策优势吸引到众多高科技公司,其中有很多行业龙头企业,可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组建成“集团军”作战,发挥集约化优势。

      产业集约化,由单体引进向集群发展转变。贵安新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系统平台、云应用平台、增值服务、配套端产品五个产业链层级,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形态和业态全面汇聚。随着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一期、三大运营商云计算基地一期、浪潮大数据创新中心、亿象网络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投入生产和运营,新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园初具集聚规模。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融合发展模式,令企业集群竞争力大幅提升。2015年底落户贵安电子信息(大数据)产业孵化园的美高信息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体现着集约化的要求。由美高公司运营的智慧循环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11家,形成了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的相关产业链,成为孵化园内首个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产业园。

      布局集约化,配套集约化,土地集约化,实现“人往社区走、企业往园区走”。贵安新区改变以往的城市建设弊病,在空间布局上,坚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不“摊大饼”,只“蒸小笼”,精心打造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的“15分钟城市生态圈”,从而实现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公共服务集中供给,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

      管理集约化,大幅度提高行政效能。贵安新区在全国率先构建审批服务云平台,探索“行政审批一颗章、审管服务一张网、标准规范一清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新路,集中审批事项达95%,审批时间提速75%,将行政审批项目从331项精简到100项以内,成为审批事项最少的国家级新区。比如项目建设类审批由原来的330个工作日缩减为60个工作日,相对集中审批使行政许可平均办理时限缩短到0.5天,堪称“闪电式”审批速度,令人为之赞叹,不仅提高了行政效能,亦为企业节省时间、费用。

      集约化发展,新区促进了资源节约利用,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行政效能,给经济社会插上腾飞翅膀,助力新区迈入新时代。

      后序

      “三化”引领 贵安腾飞

      三年来,贵安新区坚持以“三化”为引领,推动着新区新发展,可以说,“三化”为贵安插上腾飞翅膀。

      把“绿色”作为发展主色调,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经济理念,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从近年来多地发展历程来看,为了光鲜的GDP,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由此带来相当大的后续隐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规划构建“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扎实推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扎实推进水源保护和绿地系统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这几年来贵安新区的自然资产总量不减反增,污染负荷总量不增反降,生态环境主要指标全面优于开发前指标。“绿色化”打开贵安新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路。

      常言道,“高端、大气、上档次”,大气与上档次来自高端的前缀。贵安新区把“高端化”定位为基础设施高端、产业高端、配套高端、人才高端。这几年来,新区坚持把大数据作为主导产业和核心竞争力来培育;引进三大运营商和华为等绿色数据中心;引进高通公司合作开发先进服务器芯片;落户高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而这一切努力,为的是让人人都成为新区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真正体现出新区发展的人文文化。

      坚持集约化发展,意味着是要真正遵从生态建设的规律,其背后的政策逻辑是看长远,保证对未来的统筹和谋划,而不为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诱惑。不“摊大饼”,只“蒸小笼”,山为景、桥隧连、组团式发展,精心打造工作、居住、休闲、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的“15分钟城市生态圈”……这些无疑不证明,贵安新区从规划到建设,都站得高、看得宽、谋得远,坚持“集”“约”共享,展现出效率和效益为要求的“内涵增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砥砺三载,贵安新区迎来了彩虹当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