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情况
理清权责清单、审批监管标准清单、行政审批中介事项清单,在贵州省政务服务网挂网公示,并按公示的办事程序、流程等开展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让权力在阳光的环境中和制度的铁笼里运行。一是理清权责清单。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印发《贵安新区编制2018年部门和乡镇权责清单工作方案》对新区16个内设机构及4个直属乡镇的951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动态梳理,并以权责清单形式予以明确和公布。梳理新区公共服务事项共计42项,编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51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51项、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淘汰类项目424项、限制类项目232项,通过新区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向社会公布。权责清单编制公开,明晰了各单位权责边界,有效解决推诿扯皮、职权交叉等问题。二是审批标准清单。针对审批和监管工作缺乏规范标准和随意裁量等问题,在完善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编制92项182小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标准清单”,明确事项名称、权力来源、设定依据、受理部门、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流程、审查标准、办理时限、特殊环节、收费标准及依据等30多项标准要素,在操作层面上为群众办事和政府部门干事提供参照标准。对保留的行政许可通过“三压两合并”(压缩环节、压缩程序、压缩时限,合并申请表格、合并证照发放)全面再造审批流程,审批环节总体削减43%,94%的事项可在前台窗口和审批处室直接办结,承诺时限相对法定时限压缩70%,最高的达91%,审批效率提高85%以上。三是中介服务清单。围绕更好更方便服务办事企业群众,对所有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出45项需要中介服务的事项,对需中介服务的事项明确编制了事项名称、涉及中介服务内容、法定依据、中介服务时间、收费标准及依据等5方面内容,并于2018年12月在贵州省政务服务网和贵安新区官网进行挂网公示,让企业群众明明白白选择所需中介服务内容。
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围绕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减证便民等工作,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一是强化“网上大厅”标准化建设。11月底,与建设银行花溪支行完成“4+1”(微信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证照分离业务管理系统、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平台、审管分离系统提升改造、政融支付平台)开发建设;全面梳理“三级四同”“范文范本”等,全力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基础工作;重点围绕“一网通办”“掌上办”“指间办”等工作,全面优化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目前,新区层级可网办率为92.76%,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为58.18%。二是有序推进重点工作。全力配合省政务服务中心开展“集成套餐服务”热点事项办事指引工作,制定新区工作方案并报管委会审定后印发实施,目前已启动运行两批“集成套餐服务”项目21个。以“申请人、审批人员”两个角度,针对发生量大、涉及面广的审批服务事项重新编制示范文本,已报送范文范本200份,相关工作在省政务服务中心有关工作会上作专题发言。制定《贵安新区行政审批“一窗通办”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将现有企业设立、经营管理、项目建设三类综合窗口整合为“一窗通办”,10月以来试运行正常有序,有效解决了群众排长队和窗口人员忙闲不均的问题。印发《贵安新区“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协调新区28家单位全面清理精简申请资料、证明材料,力争取消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目前共取消170项、保留238项。三是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新区部门自建审批系统与贵州省政务服务网数据互联互通,组建自建系统数据共享工作团队,将自建系统接入贵州政务服务网,统一网上办事服务入口、统一实名认证和信息查询,互认共享数据信息资源,实现“进一张网、办全部事”。完善电子证照库功能,推进证照入库、共享和调用,确保新增证照同步入库,存量证照逐步入库,凡是能通过电子证照库核验的证照信息,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纸质材料。2018年新增电子证照10786份,目前累计入库证照23350份。
三、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构建信息公开平台。推进新区审批服务事项进驻贵州政务服务网,构建审批服务、新区官网、手机APP、宣传手册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完善集审批、监管、服务和监督为一体的审批服务云平台,建成审批云、监管云、监督云、招商云、证照云、分析云等“六朵云”。依托政务服务网,搭建单位简介、信息公开、专题栏目、政策文件等四大板块,明确组织机构、单位动态、窗口动态、公告公示等16个方面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时限、方式等,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阳光透明的政务公开信息。同时,通过政务服务网主动公开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事项的办理结果和基本信息和政务服务热线96789,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二是构建信息互通体系。加强各级政务实体大厅建设,依托全省统一建设的网上办事大厅,按照“应上尽上、数据共享、全程在线”的要求,推进新区、6乡(镇)分局、93村(社区)网上事项全覆盖,公开办理的审批业务及监督职能、窗口人员和咨询服务人员基本信息、职责、图片、办公电话等具体信息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标准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防控图“三单两图”,切实让办事的企业群众知道事情办到哪个环节、卡在哪个地方、需要提交什么资料,真正实现阳光透明办事,实现各职能部门工作的互通有无和申请人“登录一张网、办尽新区事”。三是构建信息传播路径。建立在线咨询回复,电话问询回复和国家、省、新区三级媒体信息传播路径。充分应用审批服务云平台在线回复、热线电话问询、国家省新区三级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路径,传播政务服务信息。运用审批服务云平台的在线反馈功能,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注、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等问题,并提供窗口咨询、质询和问询机制。同时,加强与媒体沟通互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移动端等方式广泛宣传利企便民改革措施,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办事群众。2018年,编辑报送信息300余篇,国家、省、新区级媒体网站采用280余篇,其中国家级媒体网站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