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17-03-28 10:38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特公布贵安新区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由贵安新区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是2016年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情况,包括概述、主动公开、回应解读、依申请公开、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工作方式及举措、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统计附表。所列数据统计时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报告电子版可在贵安新区门户网站(http://www.gaxq.gov.cn)公开专栏下载。如需咨询,请与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联系(地址: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岐山村百马大道99号;邮编:550025,电话:0851-88900078)。

  一、概述

  贵安新区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在2015年政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实际,及时调整了2016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新区各部门各单位、开投公司、直管区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开展新区政务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开投公司、直管区各乡镇、大学城社区服务中心参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各部门各单位明确了1名副职为分管领导,明确了1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印发了《关于调整贵安新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贵安新区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贵安新区政务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发信问题整改落实的通知》等,还编发了《贵安新区政务信息情况通报》,制定了检查考核制度、培训计划等。建设贵安新区官方网站、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办事大厅、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微门户、微信、微博“三微平台”、政务中心网站、部门网站、政务大厅LED显示屏等公开平台,召开政务信息公开会议2次,举办业务培训班2次,参加人员80余人次。

  二、主动公开

  2016年,贵安新区通过各大平台主动公开政务信息数147条,政府公报公开政务信息数32条,门户网站公开政务信息数7576条,官方微博公开政务信息数201条,贵安新区管委会官方微信公开政务信息数495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放管服”公开情况。贵安新区率先探索“一章审批、一网审管、一单规范”审批改革新路。围绕解决过去“重审批轻监管”、“以审批代监管”等问题,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获批后,推进“审批局外无审批”,集中行使新区内设机构95%的行政许可权,成为全国较彻底的试点地区之一。出台实施“审管分离”实施办法等“1+9”制度,推动原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上来。最大限度简政放权,通过取消、备案、合并等方式拟将行政许可精简到100项以内,打造审批最少的新区;围绕解决“审管分离”,审批局和原职能部门工作无缝衔接等问题,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集审批、监管、服务和监督为一体的大数据云平台上线试运行,对行政许可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机制进行数据化实时监控管理,探索“审管同步、规范高效、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分析应用”的“云上政务”新路。重点围绕云平台应用全面再造审批服务流程,集中审批提速75%,有120项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围绕解决过去审批和监管工作缺乏规范标准和随意裁量等问题,在完善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编制行政许可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标准清单”,逐项制定细化工作标准,对外提供精确指引,对内提供精准规范,打通严格规范履职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明白办事,让干部廉洁干事。

  (二)市场监管公开情况。按照“两单合一”模式,进一步推进权力责任清单的编制和公开,经过反复梳理和修改,已梳理出权力责任事项共计1784项,其中“政策法规2项、指导协调3项、行政处罚1701项、行政强制41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奖励2项、行政确认9项、行政检查2项、其他行政职权6项、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划分11项、公共服务事项6项”,经法制办审查后,目前正在按照《贵安新区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方案》(黔贵安管办发〔2016〕85号)要求,对清单的内容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为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由市场监管局牵头,于2016年3月份组织开展了“商事登记改革后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围绕“如何监管、怎么监管、创新监管方式”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目前已完成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的建立工作,正在抓紧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将重点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旅游市场、虚假广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公开监管执法的依据、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正在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云系统建设。该系统建设好后,对市场主体作出的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和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信息通过该系统进行归集并公示。制定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标准清单工作,目前已完成23项涉及市场监管局事中事后监管标准清单的制定工作。

  (三)回应社会关切情况。2016年,新区主要利用门户网站积极积极与网民互动,回应社会关切。截至目前,新区官方网站共公开中央、省和新区各类政府分别为81条、50条、200条;政策解读80条,其中新区13条,省27条,国办40条,规划计划42条,人事信息75条,统计数据21条,财政信息15条,政府采购212条,重点项目施工53条,重大项目审批26条,责任权力清单35条,环境保护88条,公共卫生12条,安全生产52条,食品药品42条,保障性住房31条,扶贫工作103条。当前,贵安新区已实行网上办事服务,结合新区政务大厅办事系统,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发布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及填写范本。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不跑冤枉路,办事更明白、更舒心。利用互联网优势,在贵安新区门户网站增设政民互动栏目,居民可通过门户网向新区政府部门反映问题和提建议。目前,已经通过门户网站办结问题176件,办结率高达100%。

  (四)环境信息公开情况。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开力度,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拟作出的审批意见、作出的审批决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受理、拟作出的验收意见、作出的验收决定等主动公开。

  (五)社会信用信息公开情况。社会信用信息公开情况。按照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新区把“双公示”工作作为今年推动建立受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重要基础,由经发局牵头,指导新区各相关单位在贵州诚信网“七天双公示”系统注册了账号,并积极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录入工作,目前已有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社管局、国税局等6个部门登录网站按时录入“双公示”相关数据,已录入网站行政许可980条,录入行政处罚1048条。

  (六)PPP项目信息公开情况。积极梳理新区PPP项目申报后进入省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并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对PPP项目相关信息进行公开。

  (七)价格管理公开情况。新区严格执行收费价格公开制度做好监督检查,按照新区管委会审定的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收费相关目录清单进行了公告。

  (八)扶贫、农业、科技等公开情况。经梳理和编目,通过农情信息网、电视播报、公开栏等多种方式,共主动对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教育、落实农村政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利水务、脱贫攻坚、水文气象、移民后扶等业务政府信息公开100余条。

  (九)收费及减免、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公开。贵安新区不涉及任何政府收费行为,2016年没有发生针对新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件等。

  (十)重点部门和领域公开情况。新区经发局、社管局、环保局、规建局、卫计局、财政局、农水局、土储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积金中心等部门严格执行定期报送公告公示信息的规定,定期公开教育公共事业、环境保护公共事业、惠农政策、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社会救助、公益事业、深化医疗、重大工程招投标方式和结果、监督投诉渠道、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开发及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等信息。新区经发局、环保局、国土局、规建局等项目审批主管部充分发挥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和渠道作用,主动公开各部门服务事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直管区初步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成果,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划定后的矿山企业矿区范围,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及延续、变更、保留等信息;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公布土地出让公告、成交公示和供应结果,公开直管区砂石土矿山、地热资源及其他等矿产资源交易结果;在新区门户网政务公开栏对新区重点项目用地手续办理情况进行公开;建立建设项目审批新机制,试行建设项目部分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在项目立项/核准时,能评、环评分别由经发、规建、环保等行政审批部门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以书面形式向项目单位告示,项目单位向审批部门做出书面承诺,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主管部门即予以立项/核准。

  新区应急办、政法群工部、公安局、环保局、规建局、农水局等部门均已制定出台涉及新区突发事件、资源短缺、服务项目临时变更等事项及相关处理措施的工作方案并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地质灾害、恶劣气象等公共安全信息。

  新区有关部门对照新区权力清单事项目录,逐项梳理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明确每个审批事项的基本信息、设定依据、申请材料、特殊环节、办事人员情况等信息,特别是梳理公开了审批事项特殊环节的实施程序、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信息,公布受理窗口、咨询投诉电话及行政投诉、行政复议渠道,通过意见箱、意见簿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做好网上咨询投诉受理及回复工作。

  三、回应解读

  (一)回应舆情情况。2016年,贵安新区统筹相关工作环节,硬化网络舆论引导舆情处置。一是舆情管理工作建章立制,日益规范化、专业化。已出台《贵安新区舆情管理办法(试行)》,成立贵安新区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舆情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出台《贵安新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使舆情监测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处置工作流程清晰明了,为新区舆情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二是舆情监测、研判、处置工作提水平、出实效。新区在没有正式网信工作机构的情况下,由新闻中心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通过加大舆情监测力度,极大缩短了负面舆情发现和处置的时间。成功处置樱花季群众反映“贵安大道堵车两公里”的问题,及时发布交通保障错峰出游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负面影响。同时,对重大活动进行专项监测,研究宣传效果和传播路径,有效协助领导了解重大活动宣传情况及新区整体舆情态势。截至目前已编发《贵安舆情周报》16期,向领导提供舆情分析专报8篇。三是积极倾听网络舆论,体民情解民忧。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网民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贵安新区门户网站“贵安信箱”、“在线访谈”等渠道,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共回复网民留言500余条。

  (二)新闻发布情况。2016年,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关于新闻发布工作要求,根据实际,通过组织集中专访、发新闻通稿、现场图文直播、构建阵地和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工作,大力宣传贵安新区开发建设中的新进展、新成效,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新区组织召开贵州省政府与美国高通公司战略合作签字仪式暨合资公司揭牌仪式新闻通气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暨纯电动汽车项目签约仪式新闻通气会等新闻发布会7场。

  (三)政策解读情况。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全面推进政策文件解读工作,指导、协调、监督新区各部门、单位、直管区各乡镇及时报送解读材料并做好部门出台重要规范性文件的解读工作。相关部门、单位、直管区各乡镇具体负责文件解读,精心编制解读方案和解读材料,拓深解读内涵,提升解读效率,回应社会关切。《贵安新区报》、《美丽贵安》杂志、贵安电视台、贵安新区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是政策解读的主要平台,2016年,在各媒体平台上发布政策解读相关新闻报道100余条。

  四、依申请公开

  《贵安新区政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各窗口单位通过新闻媒体、新区门户网站、政务中心网站、部门网站、网上办事大厅以及政务大厅LED显示屏等方式,主动公开审批事项名称、办理窗口、调整情况、办理情况、对外办公电话、收费标准等信息,及时公布各部门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信息。明确责任单位及人员按规定程序积极做好申请人依申请公开工作,通过意见箱、意见簿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做好网上咨询投诉受理及回复工作。今年,政务大厅未发生因办事信息公开不到位导致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6年,新区收到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数6件,网络申请4件,信函申请2件,全部按时办结。收到申请答复数6件,按时办结6件。其中3件已主动公开,3件公开答复。

  五、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2016年,贵安新区未出现因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工作方式及举措

  (一)拓展审批信息公开渠道。一是通过乡镇、村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公开摆放审批事项办理资料,将网上办事大厅延伸至新区90个村级便民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查询申报审批服务事项。二是有效借助微信的社会化传播功能,及时申请开通“贵安政务”官方微信,设置了新区概况、办事指南、窗口电话、通知公告、互动交流等栏目,第一时间为公众提供新区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资讯,努力打造最及时、最全面、最准确的政务服务信息平台。三是申请开通了“贵安新区政务服务”新浪官方微博,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新区政务服务工作重要事项,将公告、公示、便民等信息主动推送至服务对象,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更好地打造“阳光、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推进服务拓展延伸。组建政务大厅帮办服务队伍,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提供帮办服务。开通便民服务热线0851-889001256,向群众提供审批服务咨询、解答服务。制定了《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预约服务制度》,切实做好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工作。制定政务大厅窗口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全体窗口人员签定《窗口服务承诺书》,每季度开展窗口人员服务礼仪培训,将窗口人员纳入贵安新区干部管理云平台统一考核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服务对象意见征求会,建立意见反馈机制,将整改情况向服务对象反馈,不断提高服务对象满意率。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新区成立时间短,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组织机构建设、规范化运作、硬件建设、服务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加强。一是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公开的意识还很欠缺;二是政务公开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信息公开工作在广度、深度上需要加大力度;三是平台建设还很薄弱、硬件要求还不达标;四是政务信息公开队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根据全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会议精神,新区正部署将新区门户网站迁移至中国·贵州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并建立门户网站与新区各部门信息报送、整理、审核、更新、发布、维护、考核制度,及时发布按月按季统计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非涉密文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情况、领导活动及工作动态等信息。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新区信息公开机构建设,通过聘用、选调等形式解决信息公开工作人手不足问题,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公开读物建设,定期举行政务公开工作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认真做好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民生领域信息公开、招投标信息公开、价格和收费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二是制定出台《贵安新区关于推进公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新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明确相关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三是进一步安排新区大数据办、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闻中心等部门,推进新区电子政务网、门户网站和网上办事大厅“三网互通”工作,实现政务、商务、事务“三位一体”集中办理。四是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电子行政审批,积极引导申请人通过网上审批办理事项,大力推进审批部门网上审批、手机签批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五是进一步建立新区公共服务24小时呼叫应答机制,开发微门户、微博、微信“三微平台”,推行公共服务预约、延时服务制,建立24小时申报受理制,实现“申报受理全天候”。

  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贵安).xls

  贵安新区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