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直管区)国土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23年10月8日获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编制目的与适用范围
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43号)《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通知》(黔自然资函〔2022〕742号)的要求,为指引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发展建设,统筹安排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内各项用地,加强规划管理和建设管理,特制定《贵安新区(直管区)国土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规划范围内任何拆建、改扩建或新建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在规划范围内开展与城市规划有关的设计管理活动也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
《贵安新区(直管区)国土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范围:东至湖磊路、南至贵安大道、西至西纵线、北至贵红大道,总面积54.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开发边界37.78平方公里。
三、主要内容
1、功能定位
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批复》(黔府函〔2021〕212号),功能定位为:全省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展示区。
2、发展规模
规划总建设用地36.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约38万人。
3、空间格局
本规划空间结构为“一心两廊九组团”。一心:创新中心,依托高铁站数字经济总部,打造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两廊:城市协同发展廊,以百马大道为依托,作为连接清镇、马场的主要发展轴,促进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城市科创发展廊,依托高铁站广场横向中轴,串联创新中心、研发创新组团、智造组团等,促进科创产业要素流通。九组团:数字总部组团,以科技创新、大数据产业研发、数字场景应用展示和交通枢纽功能为主导;数字商务组团,以科技赋能高品质商务办公功能为主导;数字创新组团,以数字产业和智慧社区为主导;数字宜居组团,以高端居住、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主导;数字智造组团,以数字产业智造、算力配套智造等功能为主导。
4、综合交通系统
规划范围形成“四横、六纵”的主干路网结构。“四横”包括清安大道、新时代大道、贵安大道、贵红大道;“六纵”为西纵线(环城高速扩容线)、兴安大道、百马大道、数谷大道、七星湖大道、湖磊路。
规划范围内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包括结构性和一般性)、次干路和支路4个等级。城市快速路红线宽度31-100米,为贵安大道、贵安大道东段、七星湖大道、西纵线和贵红大道;结构性主干路红线宽度44-100米,为新时代大道、百马大道、兴安大道、数谷大道、数谷大道南段、百马大道北段、清安大道和湖磊路;一般性主干路红线宽度31-63米;次干路红线宽度28-38米;支路红线宽度15-31米。
5、公共服务体系
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市民中心、省档案馆(含贵安档案馆)、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院、贵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中心血站。
生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构建8个15分钟生活圈及19个10分钟生活圈。在各生活圈内按照“鼓励集中、兼顾分散”的方式进行合理布局。构建组团中心与邻里中心,形成1000m、500m多层级服务圈层。包括基础教育设施、医疗设施、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社会福利设施为社区养老机构和体育设施。
6、绿地系统
根据《贵州省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确定本次规划绿地系统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地块内附属绿地以及郊野公园等。
公园绿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片区级综合公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规划2处市区级综合公园,即月亮湖公园和星月湖公园;规划2处片区级公园,包括太阳岛公园、中八公园;规划依托车田河、滴水河打造2个沿河带状公园;规划范围内规划社区公园16个。
防护绿地主要包括道路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动车走行线防护绿地、电力走廊防护绿地和基础设施防护绿地5类。规划沿城市快速路贵安大道两侧各设置15米宽防护绿带,规划沿沪昆高铁、环城快铁沿线控制单侧不低于40米的防护绿地,规划动车走行线控制单侧不低于15米,规划220千伏架空线高压走廊控制宽度为30-50米,包括小寨水厂和加气加油站,规划按10米宽防护绿地设置。
规划范围内广场主要结合贵安站东西两侧布置,共布局2处。
7、规划管控单元
规划共划分9个规划单元,以图则的方式明确各管控单元刚性与弹性管控内容。
刚性控制内容包括管理单元层面的主导功能、净用地面积、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下限、绿地与广场用地下限、居住建筑规模上限、商业建筑规模上限;“四线”;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功能、等级、数量和用地规模下限;市政公用设施的功能、等级、数量、用地边界;建筑限高。
弹性控制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的用地边界与位置,可提交书面的论证依据和修改意见,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调整,其中位置调整范围为相邻地块;其他控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