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五个关键”,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2024年我镇粮油种植任务4.38万亩。实际种植粮食面积4.774万亩;油菜种植1.28万亩。通过推广优质稻+精品蔬菜、玉米+蔬菜等,为辖区高校、园区及大学城、职教城等提供蔬菜保供服务,同时提高亩均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村集体产业发展目标,通过优种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如场边村引进湛江黔源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红著种植400亩、普贡村流转土地500亩用于贵阳粮油实验基地的种业研究、平寨村引进湖南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500亩辣椒种植,极大引领提升我镇的种植业发展水平;完成1.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聚焦“四大经营主体”和“四块地”,强化农业产业要素保障。一是培育壮大“四大经营主体”。目前,已新增培育种养大户37户;围绕全镇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发展以精品水果采摘为主的绿色高效循环家庭农场,新增家庭农场3家;巩固提升专业合作社4家;充分利用马场镇优势的农文旅资源,目前已引进4家农业企业,培育1家以上龙头企业做强。二是盘活“四块地”。2024年已整治撂荒地1021个图斑19000亩,主要用于辣椒、烤烟、蚕豆、油菜等种植;在龙山村、平阳村、佳林村开展种植林下赤松茸、羊肚菌种植300余亩,亩产约3800元;完成房屋确权5668宗,审批建房363户,宜居农房改造建设84户,新增盘活改造旅居农房54栋,整治农村“空心房”280栋,排查老旧危房84栋,完成脱贫户监测对象房屋安全评定930户。
(三)聚焦产业发展“五个一”,推动产业振兴。我镇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目前预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5.914678亿左右,占总任务的110.78%。其中种植业为4.849458亿元,畜牧业为0.63577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422301亿元、渔业0.007142亿元。围绕“一乡一业”目标,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以精品粮油为主线,扩张带动我镇“水稻+”“玉米+”“辣椒+”产业发展。粮食作物种植水稻种植1.3万亩;玉米种植2.52万亩、大豆种植0.22万亩;油菜种植1.28万亩;蔬菜种植1.2万亩;辣椒种植0.8万亩。围绕“一村一品”目标,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一方面结合自身特质与优势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找准一条路子。指导新院、林卡、马路、洋塘、场边等村围绕辣椒、地萝卜、水晶葡萄、红薯等地方特产为根基,聚力产业促发展持续做强一产;四村、鱼雅围绕茶叶加工做大“二产”,嘉禾、滥坝、平寨、普贡借助地理优势做优“三产”;另一方面围绕“一村一品”目标,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聚焦项目带动,深化村企合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以及“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步做强特色产业。例如:四村村引进贵安新区两山年轮茶业有限公司与四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发展茶叶产业,通过分红的形式,年底为该村增加村集体收入3.5万元;马鞍村引进贵州中晟元和控股有限公司发展奇异果产业,通过租赁的形式,预计年底为该村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普贡村引进贵州禾全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香葱种植,通过分红的形式,为该村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场边村与湛江全源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甘薯等,通过分红的形式,今年已为该村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通过一系列扶持项目的实施,不仅直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还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聚焦“三大收入”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方面: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镇党委逐村研究制定28个村集体经济1+1发展方案。按照方案推进工作落实,如:滥坝村研学基地建设、四村村古茶树开发、林卡村辣椒产业、新院村优质稻示范推广、平阳村林下经济等。截至2024年12月,全镇28个行政村村级经营性收入1542.80 万元,各村经营性收入平均为55.1 万元。其中:20万到50万元的村有16个,50万到100万元有9个村(栗木村、龙山村、刘家村、平寨村、川心村、马路村、松林村、马场村、新院村),100万元以上的有3个村(平阳村、滥坝村、林卡村、林卡村)。亩均收入方面:围绕实现6千、7千、1万元的目标任务,在马场、栗木、平寨等15个村5000亩基本农田采用“水稻+蔬菜”模式,实现亩产平均6369.5元的收入,比稻油轮作亩均增加3300元的收入目标;在新院的500亩高标准农田采用“水稻+蔬菜”模式,实现亩产平均7300元的收入,比稻油轮作亩均增加4300元的收入目标;在松林、滥坝、马路、普贡等15个村的5000亩一般农用地采用“精品蔬菜+”或草莓、香葱等,可实现亩均产值11000元,比以往单一品种亩产增加3500元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锚定2024年达18775元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