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粮保供,粮食生产显著提升。2022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1万亩,比去年3.6128万亩增加0.4872万亩,增长13.49%;粮食产量1.423万吨,比去年1.0962万吨,增加0.3268万吨,增长29.81%;油料作物种植10498亩,超额完成任务数998亩,较去年8500亩增加1998亩,增长23.51%。2022年农业生产总值4.622亿元。
(二)畜牧养殖生产稳中有升。2022年全年出栏50头猪当量以上的畜禽养殖场51户,较去年37户增加14户;生猪出栏 6547头,牛1794头,羊2159只,家禽出栏9.57万羽,禽蛋产量406万吨。
(三)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先行,突出产业空间优化:编制《马场镇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马场镇林卡辣椒产业发展详细规划》《马场镇果蔬示范项目规划》。产业引领,推动品种优良化:依托300亩香葱核心基地,实施香葱种植带动中部普贡、马路、新院、枫林等各村逐步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在平寨村实施100亩优质水稻推广种植,龙山村实施50亩林卡辣椒示范种植,云漫湖实施27亩优质水稻示范种植,选优选育优质品种推广。政策落地,推进现代农业设施化:我镇现有大型旋耕机22台,1388台微耕机,一是大力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22年申报农机补贴5台;二是在2023年推动新院村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撂荒地整治,遏制耕地“非农化”。加大撂荒地整治政策宣传,加大撂荒地排查,建立撂荒地台账,建立各村撂荒地台账,明确撂荒地整改责任人;引导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应种全种;引入社会经济组织投入到撂荒地整治工作中:采用“公司+合作社”模式,由贵州嘉木景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贵安新区马场镇场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对我镇已征收未利用土地、农户外出务工未耕种土地流转进行集中种植高粱。2022年开展撂荒地整治725亩,整改花溪区级反馈撂荒地地块89个。
(五)绿色优先,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强化资源保护、绿色生产、循环发展,把绿色生态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一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宣传引导,推广使用绿肥种植,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二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按照“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污去向有台账”要求,整治粪污直排、漏排等违规行为,支持和鼓励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沼液回田利用的,建立健全种养循环发展模式,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提升利用。
(六)防控风险,着力抓农业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控:继续加强非洲猪瘟及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开展春秋两季动物强制性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展25亩福寿螺防治;严密开展草地贪夜蛾、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入侵物种防控。二是强化行业安全管理:召开安全生产会议4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次,全面开展排查,开展养殖场安全生产排查33次,农村沼气池信息录入446口,开展农机安全排查54次。统筹抓好农机、农药、饲料兽药、沼气池等的安全生产,严防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100个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
(七)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常态化开展。印发《马场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安新区马场镇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长效监管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保障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常态化开展。加强巡护队伍建设,沿湖六个村每个村聘请了1名护渔员进行常态巡湖巡河,由镇级运转经费按照1800元/月/人的标准,对护渔员进行补助;2022年开展日常巡查1500余人次,联合执法3次,销毁和收缴网具、渔具46副,公安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