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领导及挂村领导为副组长,1+10部门、各村主要负责人、第一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责任不松、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监管不脱”的要求,压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落实会议调度制度,2021年召开党政联席会、镇长办公会、专题会等共计15次,组织学习8次。选优配强村党支部班子,壮大队伍,联合11名第一书记、配备11个乡村振兴工作队成员,确保233名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结对帮扶队伍不减,做到政策到位、走访到位、宣传到位、检测到位。
(二)强化动态监测,确保信息精准。制定网格化责任表,推进村级网格化动态监测管理,执行贫困户人员信息月检测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人员信息,及时对脱贫边缘户回访和政策保障,消除返贫风险。根据月动态结合预警线索、自主申报情况进行排查,2020年共排查了15次,已动态排查1310户次。
(三)巩固社会事务成效,聚焦兜底救助、防止边缘户返贫。教育资助方面,发放脱贫户学生及困难共计1285人,发放金额为63.5055万元;住房保障方面,完成4户住房安全帮扶,解决了17户住房拥挤困难问题;医疗保障方面,脱贫人口3980人全面参保(含合理化参保),兑现补贴或现场减免参保费57.302万元,4314人次就医报销,报销费用202.64万元;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全镇85个集中式供水工程全部配备消毒设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81户建档立卡户,194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12户56人,投入资金5.87万元;大病医疗救助18人次,总救助金额4.34万元;办理特困救助资金累计50.48万元,特困人员护理费累计17.36万元;11名特殊家庭儿童办理“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3.95万元。防贫保全面覆盖900户3980人,申报防贫保险补偿金15户3.34万元。
(四)争取资金支持,推动项目落地。2021年积极谋划入库产业项目5个,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衔接(扶贫)资金共计投入318.65万元(含项目配套费),结合实际,重点推动精品蔬菜、特色辣椒产业等主导产业项目,5个项目均获得了市农业农村局的项目立项批复,其中3个产业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的评审、批复、第三方审核拦标价,松林村蔬菜项目、辣椒产业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已启动进场施工,四村村林下生态养殖项目正在组织招投标工作。剩余1个枫林村机耕道项目和1个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贴息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上报和评审。
二、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与保供能力
(一)粮食生产稳中有升。2021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3.6128万亩,比去年3.5669万亩,增加0.0459万亩,增长1.29%;2021年粮食产量1.0962万吨,比去年1.0748万吨,增加0.0214万吨,增长1.99%;2021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422亿元,比去年4.02亿元增加0.402亿元,增长10%。
(二)畜牧养殖主体发展壮大。畜牧业养殖场主体数量减少,养殖量体量增大,呈现“一减两增”。2021年全年出栏50头猪当量以上的畜禽养殖场37家,较去年52家减少15家。畜种存栏数和出栏数不同程度增加:生猪存栏恢复到4361头,较去年增加1521头,其中能繁母猪566头,较去年增加126头;牛存栏1490头,较去年增加270头。牛出栏增加108头,羊出栏增加117只,家禽存栏157900羽,较去年增加12100羽,增长7.66%,受生猪价格降低影响,生猪出栏量减少,养殖户增加存栏减少出栏。
(三)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土地“非粮化”。强化耕地保护,2021年发放资金377.59元,发放率94 %。强化撂荒地治理,制定了撂荒地专项整治措施和方案,建立了台账管理,完成整治及销号1255亩;完成夏收和春播主粮任务累计完成3.858万亩,占计划的106.86%,其中,水稻、玉米两项之和实际完成种植面积3.136万亩,占计划的108.14%。
(四)提质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产业空间优化,编制《马场镇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马场镇林卡辣椒产业发展详细规划》《马场镇果蔬示范项目规划》。推动品种优良化,建立了优质水稻示范基地600亩,推广种植优质水稻1.2万亩,辣椒种植0.6万亩,葡萄0.4万亩,香葱种植示范基地500亩,推广种植0.2万亩,地萝卜种植0.15万亩,烤烟种植0.16万亩。推进农业设施化,完善购置补贴政策,申报农机补贴2批次5台;实施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建设,新建松林村蔬菜大棚5454平方米;新建辣椒烘干产线2条。
(五)绿色优先,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强化资源保护、绿色生产、循环发展,把绿色生态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一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宣传引导,推广使用绿肥种植,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二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按照“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污去向有台账”要求,整治粪污直排、漏排漏排等违规行为,支持和鼓励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沼液回田利用的,建立健全种养循环发展模式,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提升利用;三是实施农田整治,采取安全利用类措施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落实治理16718.73亩,定点设置专用垃圾桶29个(镇回收点1个,村级回收点28个),用于农药化肥废弃物、农用地膜的回收。
(六)防控风险,着力抓农业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控,继续加强非洲猪瘟及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开展春秋两季动物强制性免疫(生猪应免数量6981头,牛应免头数1776头,羊应免数量702只,家禽应免数量21.93万羽),免疫密度100%;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严密防治草地贪夜蛾、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入侵物种。二是强化行业安全管理:召开安全生产会议2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次,张贴养殖场“十严禁”550份,悬挂警示片、警示标识2000个;全面开展排查,统筹抓好农机、农药、饲料兽药、沼气池等的安全生产,严防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100个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蔬菜65个、食用菌5个、茶叶1个、水果16个、水产品7个、禽肉3个、鸡蛋2个、猪肉1个),瘦肉精检测17个,饲料抽检2个,检测均合格。四是落实农业、畜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2021年共投保生猪3158头,玉米投保11077.79亩,水稻投保680.91亩,葡萄投保49.5亩,油菜投保5984.92亩。加强极端天气防灾预警预报,做好防灾技术指导,完善灾后灾情统计和赔付。
三、扎实推进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
(一)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土地确权进程,着力解决土地确权矛盾纠纷等遗留问题;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变。
(二)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利用区域、政策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助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着力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2021年各村实现村集体总收入5449.1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752.6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0万的村共6个。
(三)持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集体清产核资进展完成10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完成100%,股份量化工作完成100%,建立集体经济组织进度100%,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发放率为100%、农户股权证发放率为99.38%,其中错漏统计82本,正在补统打印。2021年10月20日,完成经济组织成员农村集体产权管理系统信息录入。
(四)厕所革命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6月我镇启动了2021年户厕改造工作,截至2021年12月上旬,已完成200户改造任务,现正在组织人员开展竣工验收。2020年公厕改造计划10座,由贵安新区社会事务协调局牵头实施,目前主体已完工。
(五)长江十年禁捕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涉及红枫湖、松柏山水库沿湖的松林、洋塘、马鞍、凯洒、龙山、沙坝等六村。规范77艘乡镇自用船舶登记管理;加强巡护队伍建设,沿湖六个村每个村聘请了1名护渔员进行常态巡湖巡河;农业服务中心、执法队、护渔员开展日常巡查监管,形成部门、村两级巡查制度;开展专题会议5次,例会调度7次,开展联合执法6次,集中宣传活动3次;印发《马场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安新区马场镇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长效监管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保障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常态化开展。
(六)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结合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台账,重点围绕畜禽粪污治理和十年禁捕工作,不断摸排、反复自查、立查立改、举一反三、长效监管。针对3次督查反馈问题进行整改销号: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自查整改畜禽养殖场问题场7个,2018年省委环保督察自查整改畜禽养殖问题场1个,2019年省环保督察自查整改畜禽养殖场问题场21个。完成2次督查整改:2021年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普贡村养殖场问题1个,2021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洋塘村垂钓问题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