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镇2023年社会事务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 2024-07-23 15:19 字体:[]

一、兜底保障工作

1.低保工作。截至2023年至12月,全镇享受城乡低保2929户599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32.2693万元。

2.特困人员。截至2023年至12月,为我镇823户823人特困人员申领特困救助资金,累计发放金额为161.1498万元,其中特困供养金101.1792万元,照料护理费59.9616万元。

二、社会救助工作

临时救助、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留守未成年人工作、高龄困难老人补贴、孤儿救助补贴等特殊群体社会救助工作常态化进行。

1、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截至2023年12月,为我镇11户14名特殊家庭儿童顺利办理“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1.3万元。

2.孤儿救助补贴。2023年1到12月完成增发补发孤儿救助金3户5人,累计资金发放7.65万元

3.临时救助。2023年1月到12月实施临时救助32户71人,共计8.0151万元。

4.2023年完成增发、补发六十年代精简老职工生活补助1人22032元、不具备参保国有、集体企业人员生活补助资金3人累计28080元。

5、高龄、困难老人补贴:2023年在册高龄老人1543人,累计发放高龄老人补助金1476600元。困难老人34人,累计发放困难老人补助资金34800元。

三、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依法进行婚姻登记

截至2023年12月8日,马场镇婚姻登记处完成婚姻登记共236对,其中办理结婚登记258对,离婚108对,补办结(离)婚证27对,未发现一例差错。同时,为了下步做好婚姻登记全国、全省通办工作,安排专门人员将全镇的婚姻档案逐条录入系统,大大提升我镇婚姻档案的管理水平,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积极推行火葬,全面深化殡葬改革

截至2023年12月8日死亡登记火化328人,年火葬率达100%,殡改成果显著。

五、完善残疾人证件办理、信息管理,提高残疾人服务质量

现有持证残疾人764人,其中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273人,三级185人(精神三级20人、智力三级29人),四级306人,纳入低保113人,纳入特困38人。通过宣传、调查和镇村两级残疾专员的摸底工作,残疾人参与鉴定及新增办证50人。到期换证人员19人,变更人员7人遗失残损换证1人,及时了解残疾人多现状,保证残疾人的利益。发放重残补贴3077人次,共计发放补贴金额344080元。在“爱眼日”“爱耳日”等特殊日子开展宣传活动2次,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对需要以及符合鉴定条件的残疾人,为其解答相关疑问并告知可鉴定、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医院。为了更好的做到服务全覆盖,我办积极完成相关信息的系统录入,为下一步残疾人服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六、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民族宗教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镇、村建立民族宗教工作专班,由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各村挂村领导为副组长,各行政村设置宗教工作组、宗教有政策法规宣传员和信息联络员。二是强化责任,镇政府召开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民族宗教安全生产工作;制定《马场镇宗教领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镇、村、镇直有关部门的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三是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巡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消除机制,每月1次对民族宗教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认真排查,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研究和妥善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确保和谐稳定;建立宗教活动报备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2.组织宗教知识学习,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一是学习全国宗教会议精神,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祖国优秀文化等,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加强执法检查,开展对非法宗教活动排查,确保《宗教事务条例》的贯彻落实。规范宗教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加强“三化”治理,利用周例会时间对各村干部进行了宗教政策法规的培训,并要求各村加强对外出务工回乡人员的管理,强化乡村抵御渗透的意识。整理印制《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宗教工作应知应会知识册》。

3.利用宗教节日契机,开展宗教政策宣传。在每年六月十九庙会,积极制度庙会活动应急方案,组织交通、安全、维稳等小组,到现场进行活动保障,公管办相关人员现场巡检文明宗教行为,对未成年人劝返约280人次。

4.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为认真深入贯彻落实贵阳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花溪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镇高度重视,根据市、区统一安排,结村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开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2023年4月19日及5月18日,马场镇公共管理办公室先后前往马场中心幼儿园富士康第二分园及马场镇中心小学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2023年4月22日马场镇人民政府在平寨村举办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2023年5月11日,贵安新区马场镇富贵安康党支部开展民族团结“进社区、进商铺”宣传活动;2023年7月5日,马场镇举办了“同谱民族团结曲共唱幸福和谐歌”民族舞蹈培训,各村(居)妇女主任及文艺骨干参加培训。活动不仅生动展现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而且加深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营造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稳定的文化氛围。

七、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1.开展四类未成年人基础信息动态录入工作。为确保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数据完善,不遗漏,每月动态调整系统数据,保证四类儿童实际人数与系统数据一致,截至2023年11月,我镇共有孤儿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人、困境儿童17人,留守未成年人237人。

2.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工作宣传。为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工作的通知》。在全镇各村(居)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开展“强制报告”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强制报告”宣传册、宣传标语等宣传资料、组织公管办儿童工作人员及各村(居)儿童主任(妇联主席)观看“强制报告10分钟课堂”及其他强制报告宣传视频。

八、“治风”工作开展情况

马场镇辖2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49个村民组,截至2023年底,全镇28个行政村及3个居委会已全部修订完善“一约一会”,“红白理事会”建立运行全覆盖,始终严格执行3天、15桌、50元(0元)礼金要求进行事前报备、事中监督、时候跟进工作。针对执事人员采取“村镇两级双报备”事前约谈、报备,事中红白理事会、镇级相关部门到场监督,实时跟进办结工作机制,村级全部实现“3+2”值班值守工作机制。截至2023年12月8日我镇婚事新办294桩,丧事简办325起,未发生违规使用醇基燃料等恶劣现象,31个村居全部完成红黑榜并按要求每月更新使用一次,按照工作要求于8月完成红白理事会章程、细则、办事指南、成员等第二次修订完善工作,完成全镇约54个便民利民服务广场设立工作,累计储备电子花圈115套,电子鞭炮57套。

九、村规民约

截至2023年底,全镇按照贵阳市、花溪区要求,完成本年度第四次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在镇级备案,将“严禁违建坟墓”“垃圾分类”“治风”“用电安全”“养鸽”及时纳入村规民约内容。

十、村务公开

按照村务公开公示的要求,督促各村按月公开财务公开,将人员,组织结构,决议,经费(经费支出使用),事项,公益事业,社会治安,财务(财务使用情况)其他涉及民生事项9大项纳入公开内容,制定统一规范模版,要求各村按季度及时公开公示,公管办组织工作队进行月度随机抽查30余次。整改问题10余个。

十一、村委委员补选工作

一是马场镇所辖2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共选举137人,其中28个行政村122人,2023年缺员情况鱼雅村缺主任1人;3个居委会15人,支书主任一肩挑主任实际一肩挑27人,3个居委会支书主任一肩挑3人。截至2023年12月8日,本年度完成成员出缺补选的有马鞍村、滥坝村、第四居委会、四村村、新院村;正在进行补选的有马场居委会。二是经过6个月时间的筹备,七星湖社区居民委员会前期基本情况调查和数据、选举方案、批准成立的会议纪要均已完成,贵阳市民政局、平坝区对已批复,拟定于12月21日进行选举工作。三是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各村居小组长等补选工作。

十二、贵州省集约化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一是按照系统管理要求完成本年度162个社会组织备案工作及录入指标;二是完成村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村“两委”下属委员会等每月、每季度信息填报200余次。三是常态化系统管理及次培训工作(队伍管理、信息录入、操作技能等)。

十三、其他常态化工作

1.流浪乞讨人员:2023年按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及精神病患者工作要求,我办严格落实提前预防、常态化巡查,对流浪乞讨人员采取多部门联合及时发现及时遣送救助站工作机制。

2.对疑似精神病患者进行全覆盖逐村逐户进行核查,并落实监护人协议制度,并按月与镇卫生院动态共享数据信息,对我镇统计在册245名疑似精神病患者,建立监护人为第一责任人、村(居)统筹,镇级动态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