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镇直(属)机关各单位:
现将《高峰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放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高峰镇人民政府
2021年6月8日
高峰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放管理
工作方案(试行)
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5〕45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函〔2017〕117号)、《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务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及用好文化站免费开放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黔贵安管社发〔2019〕19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实际,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有效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现有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探索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服务内容和绩效评价标准化,全面提升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服务能力,繁荣基层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二、单位设置及职能职责
高峰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总面积2100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1600平方米、室外面积500平方米),是镇人民政府举办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指导基层文化工作的综合文化服务单位,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本镇广大群众。高峰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由高峰镇科技宣传文化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具体职能是:
1.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电视、录相放映活动;
3.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
4.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5.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6.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7.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
8.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当地文化市场。
三、内部各功能室设置
对外开放部分:
1.书画创作室、书画培训室:开展书画公益课、书画创作、书画培训;
2.书画展厅:高峰镇优秀书画作品展览,定期更新作品;
3.健身排练厅:健身训练、健身培训、健身知识普及、健身公益课;
4.开放工作办公室:开放服务及管理工作(报名服务、教师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管理,楼宇院落后勤保障工作。
5.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提供图书阅览、电子阅览、资料查询服务;
6.视听体验室、多功能厅:开展大型讲座、科普、影视放映、视频观摩等活动;
7.形体排练厅:舞蹈排练、形体培训观摩、形体公益课;
8.非遗传习所:高峰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以上项目展览、资料收藏、非遗传习活动;
9.音乐排练厅、音乐观摩厅:开展音乐排练、音乐录制、音乐培训观摩、音乐公益课等活动;
10.休闲大厅:为参与各项活动的群众提供临时休息,书报阅读,播放高峰镇各类宣传教育片,重点为介绍旅游资源、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资源、文化活动、文化艺术科学普及教育等影音内容。
11.室外活动小广场:小型歌舞表演、音乐会、公益活动庆典;
功能配备部分:安全值班室、消防设备室、弱电室、广电机房、卫生间、储藏室、教师临时休息室等。
四、开放工作措施
(一)免费开放。面向群众免费开放参与,每个功能室(厅)均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单个活动不超过1.5小时。实行预约制,入场团队或个人可提前通过APP预约,同一个时间段内优先安排团队,无预约团队的情况下安排个人,入场前需登记,队长或个人签字。文化中心定期开展公益课,并提前向群众公示,请专业教师和志愿者开展公益课进行指导和训练,每节课预算教师交通和用餐补助100元至300元(志愿者安排1次工作餐)。费用由乡镇公共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
(二)社会合作开放。由高峰镇小城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评选优秀的社会培训机构、文体协会、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其专业优势,针对想深入进行学习和培训的本镇群众提供专业指导,在优先保障免费开放时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末或免费开放时间段外的早晚时间开展专业训练服务,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定期对合作方进行考核,考核不达标的取消合作资格。
五、相关保障工作
(一)经费保障:一是每年乡镇公共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目前为每年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万元、地方匹配资金1万元),主要用于水电费、网络宽带费、公益课教师费、设施设备维护费和其它后勤管理费;二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专项工作资金、政府相关补助资金、社会捐赠等;三是高峰镇小城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的社会合作开放收入,主要用于补充开支水电费、网络宽带费、后勤管理费等。
(二)工作人员保障:一是后勤保障:目前使用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开放场所的管理和保洁保安工作,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段劳务给予补助适当加班费,后期视运行情况从临聘、公益性岗位等渠道继续给予人员保障。二是文化志愿者:充分吸纳社会文体爱好者作为各功能室的开放工作志愿者,建立志愿者库,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义务到现场开展各项活动的指导和现场管理工作。三是成立镇级各类文体协会:协会负责人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承办各类赛事活动,建立相关赛事活动档案。
(三)现场管理保障:一是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入各开放功能室的团队和个人进行登记,并引导入场人员知晓各功能室的开放指南、损坏责任和卫生义务。二是各功能室志愿者、培训教师、入场团队负责人负责当次活动期间的设施设备管理及使用指导,因该次入场人员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要及时报告管理人员,明确造成损坏的人员,并履行赔偿责任。三是高峰社区居委会配合组织好本社区人员有序进入场所,特别是在非免费开放时间段进入场所时,社区要指定专人配合值守管理,负责使用期间的损坏责任和环境卫生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