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镇岩孔村——小黄瓜做成大产业

发布时间: 字体:

7月11日清晨,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沾着晨露的黄瓜藤蔓沿着竹架攀爬,饱满翠绿的黄瓜缀满枝头。村民罗珍月和其他村民一起,挎着篮子穿梭其间,手里的小剪刀“咔嚓”一剪,就摘下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意。“我摘的这筐黄瓜长得很匀称,应该都达到了精品瓜的要求。”罗珍月说。

不远处,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两辆大货车并排停靠,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黄瓜码放得整整齐齐,五六十名村民正忙碌地分拣、称重、打包。

“轻点放,别把瓜蒂碰掉了,黄瓜特别‘娇气’,碰伤了就容易坏。”种植大户兰光敏一边盯着过磅单,一边叮嘱务工人员。

“今年我家一共种了35亩黄瓜,按照目前的势头看,亩产量将达到7500公斤到10000公斤。参照去年的平均批发价,保守估计亩产值在两万元以上。”兰光敏算起收成账时,眼里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兰光敏来自关岭县,是通过贵安新区和镇、村多方联动招引过来的。

“今年的黄瓜应该是大丰收了,品质也特别好。”岩孔村村民刘先英脸上同样洋溢着笑容,黄瓜收成好,意味着她在家门口就拥有更多工作机会,挣到更多钱。刘先英盘算了一下,她大概可以干3个多月,收入轻松过万元。

岩孔村党支部书记罗洪礼介绍,去年,全村有种植大户5户,种植面积300亩,亩产量6000公斤左右。今年,全村种植大户达到7户,其中两户是当地村民通过务工学到技术后发展起来的,黄瓜种植面积扩大到360亩,通过请专家指导、更新品种,预计亩产可达10000公斤以上,总产值预计在700万元以上,高峰期每天可吸纳300人就业。

岩孔村蔬菜种植产业颇具规模,除了黄瓜还有棒豆、花菜等,产品远销广东、山东等地。但谁能想到,这个如今瓜果飘香的村庄,两年前还是基层党组织测评中的“后进村”。罗洪礼站在基地旁的麻线河畔,望着两岸生机勃勃的菜地感慨道:“岩孔村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以来,老百姓都是种水稻等传统作物,发展乏力。去年以来,岩孔村强化党建引领,在新区组织人事部、统筹城乡发展局的结对帮扶下,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等针对突出问题,不断补短板、强弱项,采取‘村集体公司+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事实证明,这个方向是对的,既保护了绿水青山,也带富了村民。”岩孔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安介绍,黄瓜种植不仅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还吸引了周边镇、村组团来“取经”。下一步,村里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与周边镇、村的联动,把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升经济效益。

岩孔村计划通过小小的黄瓜,继续拓宽共同富裕之路。罗洪礼表示,明年将再发展3至5户种植大户,推广“一户3至5亩”的精准种植模式,由村里统一联系批发商,带动更多村民捧上“绿色金饭碗”。未来,岩孔村还将依托资源优势,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拓展种植品种、提升科技含量,以党建引领加快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