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区瞭望

    浦东最大民宿基地明年10月开业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生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乡传南·泥·湾,破荒第一种”主题认领活动在浦东泥城镇开幕,100棵核桃树在泥城镇永盛村“扎根”。两年后,这里将成为浦东乃至上海最大的民宿基地,并通过农业开发、文化创意植入等方式搭建国内首个农业文创综合体。

      据了解,“乡传南·泥·湾”项目位于浦东泥城镇永盛村。2014年,经泥城镇政府实施永盛村协议动迁后,村内100余栋宅基地和1300多亩土地流转至政府。

      如何利用好这些农村资源,建设具有浦东特色的“美丽乡村”?2015年,泥城农发公司与上海浦东乡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农村土地资产租赁合同》,土地承租年限14年,自2015年11月1日至2029年9月30日止,乡传农业的解决方案包括以健康农业、休闲农业为基础,嫁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打造上海首个“农业综合体”。

      根据规划,项目整体开发周期为1.5年,首期开发农田1500余亩,基建期1年,可利用留存宅基地100余幢,区内水面183亩,桥梁13座,田埂步道16公里,智能化水利设施4座,国际一流分散式水处理设备10套,高科技大棚100亩。

      项目计划在2017年10月开园,并分三个阶段依次推进。第一阶段为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16年年底前完成。第二阶段为项目启动区建设,预计2016年12月完工投入使用。第三阶段为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将引进100家高科技和高品质的农业机构,形成科研、体验、休闲旅游的特色农业集群,导入100位匠师成为新城市农民,创造1000个以上的农村就业岗位,预计年接待观光休闲游客130万人次,年产出1.5亿元。

      目前,为了支持和推动项目建设,泥城镇政府作为主要投资者对项目道路、桥梁、河道改造以及农田复耕等基础设施出资5000余万元,实施农林水一体化建设。

      浦东泥城镇党委书记顾品品表示,泥城镇紧邻临港,项目建成后将与临港地区的海洋世界等项目形成呼应,形成资源互补,带动泥城地区农业发展,指导农民科学耕种,让农民获得更多收入的同时,形成具有浦东特色的农业生态综合体。

      乡传农业负责人孙业利则向记者表示,农业生态项目有很多,“乡传南·泥·湾”希望能与众不同。他透露,项目建成后将不仅仅用于农业生产,还会导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元素,每年这里会有100个主题活动,形成“一舍一田一文”的独特农村创意文化,同时100多幢宅基地也将被改造成为民宿,将农业和农村做成投资产品和文化载体,让更多热爱乡村的城市人能在这里找到一分归属。

      统计数据显示,浦东农村宅基地房屋空置率达50%左右,部分镇还拥有一批特色老宅,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而此前通过的《浦东新区关于促进特色民宿业发展的意见(试行)》,确定浦东地区民宿发展将围绕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周边,基于浦东古镇老街民宅改造,以及桃园海滨附近拓展。

      《意见》指出,首批浦东特色民宿将优先在市级美丽乡村等条件较成熟的区域试点,要求相关区域特色分明,打造自己“一家一品一特色”的民宿风格。其中,泥城“乡传南·泥·湾”已经列入民宿试点区域,未来力图打造成为浦东“南泥湾”。《意见》还指出,试点两年之后,在特色民宿发展形成比较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后,将在全区推广。

      当天,在“乡传南·泥·湾,破荒第一种”启动仪式上,多个文创项目如“班得瑞的夏天——2017钢琴主题夏令营”、“Mi·racel生活污水处理合作项目”、“‘乐动心田’青少年民乐培训基地项目”、“优渥田家南泥湾合作项目——越光米”等与“乡传南·泥·湾”签约,正式启动,进入筹备期。

      此外,中科院土壤所、美国碧根果示范种植项目、四川野生橄榄树产品体验、天然玫瑰养生产品开发、黑莓种植养生体验实验基地等在内的多个项目也已与“乡传南·泥·湾”达成基本合作意向。

      据《浦东时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