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改革强企 奋楫前行——贵安产控集团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俯瞰龙山工业园。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算力运营调度中心。

    贵州长江汽车焊装车间生产线。

    岁末年初,贵安产控集团好消息频传,高质量发展气象万千。

    贵安产控集团旗下的贵州长江汽车日前获得国家纯电动货车整车生产资质,这意味着“贵安造车”加速跑上新能源产业赛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建设紧锣密鼓推进,从“东数西存”到“东数西算”,贵安产控集团正联动各方把“好政策”变成“真红利”,让“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宁德时代场平工程创新提速、奇瑞(贵州)产业基地项目快速推进、比亚迪落地投产;与华为签约,双方共同助力贵州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贵安产控集团践行“资本+产业”“资产+产业”招商,强主导、盯龙头,抓实招商引资“生命线”。同时,紧扣抓机遇、抓目标、抓项目、抓管理、抓安全“五个抓”,系统谋划“五园一区一港一镇一中心”,释放出强劲动能,折射出贵安产控集团上下奋勇争先的决心和努力。

    2022年风险挑战交织,贵安产控集团担使命、促改革、强作风、防风险,企业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党建工作质量得到新提升,现代化管理迈上新台阶。2023年,开局就是冲刺,贵安产控集团将继续围绕贵安新区“两主两特”产业定位,聚焦集团“四平台”“两标杆”发展定位,加快产业布局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产业投资、产业服务、产业建设三大业务板块,努力在贵阳贵安国企市场化改革中主动作为、先行先试,谱写国有企业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锚定高质量

    勇闯国企改革“深水区”

    作为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创造了诸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国企改革是其靓丽一笔。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党建的优势在贵安产控集团更加充分彰显。“国有资本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强党建、提质效,把牢高质量发展‘方向盘’。”贵安产控集团党委副书记赵蓉介绍,近年来,集团不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推动“党建入章”,完善“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制定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清单36项,修订完善内控制度50余项。2022年以来,公司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事项200余项,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发展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2022年,贵安产控集团深入学习中央、省、贵阳市和贵安新区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精神,聚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下更大力气纵深推进国企改革,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聚焦“营收、利润、规模”,结合子公司业务类型差异,贵安产控集团把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开展分级分类考核,引导子公司经营班子以高质量考核为工作导向,不断调结构、谋项目、抓发展;聚焦“质量、协作、效果”,建立清单化事项考核,开展多维度评价,推动部门工作提质增效;聚焦“能力、专业、效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开展员工效能考核,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我们通过探索构建多位一体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励干部职工‘跳起来摘桃子’,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贵安产控集团副总经理何芬说。

    国企改革,重在活力。以模式创新为动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构建“小总部、大产业”管理模式,贵安产控集团打造精干、规范、高效的组织机构和决策体系,由原来的13个部门精简到目前的8个,精简率38%,重塑了企业架构,调整形成并进一步完善了集团管控模式。

    持续攻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相继制订《党委会议事规则》《招聘管理办法(试行)》《员工管理办法(试行)》《统计管理制度(试行)》《财务管理办法(试行)》《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试行)》等22项制度,基本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的工作机制,为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国企改革行动的纵深推动下,产业投资、产业服务、产业建设三大业务板块推进如火如荼,贵安产控集团优化重组成立了贵安产控集团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贵安产控集团商业运营有限公司、贵州贵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3个经营实体,以及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城产业集群有限公司等,作为重点产业体系进行培育,推动国有资本向新区主战场和核心领域集中。

    培育新动能

    加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2022年,贵安产控集团按下落实改革举措的“加速键”,着力优化布局,聚焦新区“延链补链强链”谋划蓝图,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连连落子。

    2022年5月,比亚迪1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龙山工业园。为推动项目早动工早投产,贵安产控集团贴心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公司核名、章程拟订、决议拟订等全过程注册代理,协助推进项目规划方案调整、竣工备案等手续办理以及帮助推进厂房改造、园区路面硬化、内部装修、人才招聘等。贵安产控集团产业发展部部长许家倚介绍,目前,该电池项目已经试投产,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约40亿元,将助力贵安新区持续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

    贵州长江汽车日前获得国家纯电动货车整车生产资质,计划2023年上半年达到投产条件。项目投产后,将围绕“双500亿元”目标推进。

    产业是最有说服力的坐标。贵安产控集团树牢产业链思维,建好用好“两图两库两池”,2022年11月12日集中开工8个项目,总投资59.08亿元,涵盖算力中心、标准厂房、产业园区等多个领域,国企“压舱石”支撑区域经济的地位更加稳固。

    为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贵安产控集团积极引入“金融活水”,推进项目谋划、产业分析、效益测算,打好融资化债“组合拳”,推动基金申报工作,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切实加强资金募集,强化资本运作能力。

    “我们得到了‘四化基金’支持,先后申请获得省级基金25.9亿元,其中,奇瑞项目15亿元、大数据科创城产业集群项目4亿元、绿色金融港项目3.9亿元、长江汽车项目3亿元。”贵安新区鲲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洪飞说,集团着力打造集“投、贷、担、租、保、服”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实体生态,探索创新“基金+产业”“基金+项目”等模式,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先发引导作用,推进产业集聚。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加大项目融资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化解债务和保障公司运营,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确保“五园一区一港一镇一中心”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蓄足活力源

    在变局中开新局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2022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国经济普遍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适应变化、蓄积发展势能?如何在市场逐鹿中继续抢占上游位势?贵安产控集团以改革赋能,激活“一池春水”,用全力以赴抓项目、真抓实干出成效来作答。

    招商引资是区域发展的生命线,去年,贵安产控集团围绕全年招商任务制定了《2022年产业大招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6个招商工作组,各招商工作组加快洽谈、加快签约、加速建设,周调度、月排名、季通报,招商引资“拉满弓”。

    按照产业链开展招商工作。紧紧围绕“两主两特”及已落地的华为、奇瑞、宁德、比亚迪等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上下游配套的招引和配套项目落地。

    提供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联动新区各单位,提供餐饮、住宿、人力资源、证照办理、咨询、基金保障等服务。建立长效服务工作机制,专人负责梳理并督办已落地企业的需求及困难,去年共服务企业72家,协调解决事项102项。

    向深圳科技园、苏州工业园等先进园区学习招商、服务。贵安产控集团与深圳科技园集团合作,目前,深贵产业园已完成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投融资规划编制,正有序推进开发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推进困难项目,招商工作组实时调度并安排专人跟进解决。加速推动新区产业落地,制定《贵安产控集团关于加速产业落地“闯新路”支持措施》,率先出台国有企业优惠支持政策。

    2022年,贵安产控集团签约金额目标30亿元,已完成119.42亿元,完成率398.07%;工业项目签约金额目标15亿元,已完成49.7亿元,完成率313.33%,科创城招商任务50家企业,已完成注册或签约企业82家,完成率16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干在当下,谋在长远。下一步,贵安产控集团将聚焦新区“两主两特”产业发展定位,深化做实三大板块产业体系,谋划实施好“五园一区一港一镇一中心”项目。同时,更好落实“四主四市”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新实践,谋划实施好粤黔东西部协作深贵产业园,加速推动相关规划落地;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推进算力中心项目,积极洽谈其他数据中心落地,让更多数字经济产业类项目在贵安高质量建成,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积极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链,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头部企业落地为契机,精准补链延链强链,谋划实施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贵州长江汽车下线投产,推动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更好赋能“电动贵阳”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