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贵安新区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志愿者等挺身而出,纷纷站上“疫”线。广大群众也积极行动,出力出物,源源不断为“疫”线送去温暖,携手战“疫”。
脱贫户送来3000斤水果
古应江曾是贵安新区马场镇新院村的贫困户。2015年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参与合作社种植蔬菜,成功脱贫。脱贫后的他大胆探索,尝试种植了30亩八月瓜,年产量达4万余斤。他还探索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共养殖雏鸡上千只,从贫困户一跃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
脱贫后的古应江知恩、感恩,热心公益事业。本轮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报名加入村里的志愿者队伍,走村入户为村民宣传防疫政策,并协助开展核酸样本采集、入户发放抗原试剂等。
不仅出力,古应江还积极捐赠物资。9月5日至9月13日,他先后3次向马场镇政府捐赠八月瓜3000余斤,用以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志愿者的伙食。
“以前政府帮了我太多,改变了我的人生,现在是我回馈社会的时候了,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让抗疫一线的‘战士’们吃到新鲜水果。”古应江说。
老党员组织爱心餐
“大家辛苦了,先过来吃饭再继续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每天中午,一辆特殊的运餐车都会准时在马场镇卫生院旁出现,为医务人员、志愿者免费送盒饭。送餐的是新区马场镇旺乡园农家乐的老板黄学萍,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周边群众都亲切地叫她“萍孃”。
本轮疫情发生后,餐饮店相继闭店,但看着防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起早贪黑的守在一线,“萍孃”久久不能平静,寻思着为他们做点事。
9月3日,她联系马场镇卫生院及周边村寨卡点的相关负责人,咨询就餐人数,带着儿媳妇免费为“疫”线“战士”提供盒饭。居住在当地的几名员工得知后,也回到店里义务帮忙。
洗菜、切菜、烹饪、打包……店铺内,大家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为了让工作人员吃上热乎的饭菜,热腾腾的小炒刚出锅就打包装盒,及时送往防疫一线。
疫情前储备的新鲜蔬菜用完后,“萍孃”就想尽办法采购,尽可能地保证有荤有素有鸡蛋,变着花样为抗疫人员烹饪爱心餐。
10多天里,“萍孃”共为防疫工作人员提供爱心餐1882份。
大伙有力出力有物出物
9月15日,在马场镇龙山村,工作人员正在一线忙碌时,村民何小明骑着电瓶车拉来了100多斤猪肉。
“我来捐猪肉,为抗击疫情出份力。”何小明说,“疫情发生以来,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在没日没夜地工作,大伙都看在眼里,恰好我家刚刚杀了一头猪,就想着把猪肉抬来给防疫一线的大家加加餐,好让大家更有力气投入‘战斗’。”
爱是会传递的。在龙山村,像这样暖心的故事还有很多——三组村民徐家学捐赠了15桶矿泉水;四组村民张学贵捐赠30斤黄瓜;六组村民汤永秀捐赠52斤南瓜、5斤小西红柿和1斤辣椒面;十组村民徐振花捐赠12斤绿辣椒;十一组村民徐庭祥捐赠100斤土豆……
“村民都很积极,有的主动来村里当志愿者,有的自发捐赠蔬菜、肉类等物资,为疫情防控工作出力出物。”龙山村党支部书记徐永芳说。截至目前,该村10余名村民向“疫”线捐赠物资,进一步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志愿者等70余人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