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苦干实事 砥砺前行 汇聚跨越发展新活力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瞬息万变的时代,黔中大地的核心,贵安新区正以风驰电掣之速奋勇前进。

      2017年,贵安新区高端引入,经济发展走出新路子;

      2017年,贵安新区倡导绿色,打造万水千山新面貌;

      2017年,贵安新区崇尚创新,开创发展升级新局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贵安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自设立以来,肩负着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三大使命,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为引领,始终坚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后发赶超,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努力实现大跨越,全力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

      高端化:产业培育加速迸发

      2017年12月29日,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贵州省安顺汽车运输公司的购车代表接过了一把新车钥匙,这是从贵州长江汽车生产线上走下来的第一台纯电动商务客车,随后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全线启动,这标志着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初步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高端起步,规划先行。2017年,贵安新区始终以“漏斗型”规划云平台管控机制,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与所有专项规划的“多规合一”,聘请国内一流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大师,率先编制建筑风貌、城市设计、城市色彩、交通设计等八大导则,走出一条求新、求特的高端化发展新路。

      与此同时,作为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主战场之一,贵安新区大力实施“钻石计划”,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文化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链高端化、价值链高端化,应用链高端化,打造全产业链、全治理链、全服务链“三链融合”的贵安模式。

      贵安新区领跑大数据产业,重中之重是对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

      贵安新区以“高端产业、产业高端”为核心,着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向大数据要生产力,把大数据作为主导产业和主要竞争力,深度融合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电动汽车共享平台,实现绿色出行。同时,贵安新区还重点建设车桩网一体化项目,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进行全新变革,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实现高新产业从无到有,再到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了优质的产业发展生态圈。

      绿色化:牢固构筑生态底色

      在红枫湖上游,一片翠绿之中,贵安新区安平生态区将诞生于此。

      安平生态区位于邢江河——羊昌河流域(红枫湖子流域)和麻线河流域(红枫湖子流域)交界处,紧邻一级水源保护区,全范围属于二级水源保护区。安平生态区在建设中,将积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五水等七大体系,探索生态高敏感地区绿色发展新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萦绕耳旁。

      作为唯一承担生态文明示范区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2017年以来,贵安新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大生态建设,坚持“低冲击”开发模式,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深入推进大生态建设,构建绿色制度,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绿色家园,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着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积极推进“河长制”,开展三级河长“大巡河”,构建融合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五位一体”的水生态管控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建设城市慢行系统,营造绿色消费环境,让“绿色本底”向“多彩绚烂”提升,精心探索“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

      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生态保护关乎千秋万代。

      贵安新区严格执行招商引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工业。通过创新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与产品服务、丰富绿色金融业务内涵、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健全绿色金融地方政策支撑、搭建绿色金融交流平台,探索绿色金融。同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优化,贵安新区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实施大生态+大扶贫,重点规划建设万亩樱花、万亩香稻、万亩茶园、万亩葡萄、万亩牧草、万亩经果“6个万亩”产业基地,发展绿色农业,推动精准扶贫,奋力奔小康。

      集约化:城市建设初见规模

      2017年11月15日,贵安新区核心区“五纵九横”的关键节点之一——贵安新区百马立交正式建成通车,这也是贵州省首座五层结构立交桥,将有效加强城市主干道之间的联系,实现新区核心区交通的直联通达和顺利转换。

      百马立交的通车只是贵安新区推进集约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7年,贵安新区紧紧围绕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以布局集约、配套集约、土地集约、发展集约,推进集约化发展。

      贵安新区始终坚持“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不“摊大饼”,只“蒸小笼”,塑造精致的城市空间。建设现代化新型安置社区,实现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公共服务集中供给,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注重区域发展一体化、注重城市风貌特色化、注重开发建设集约化、注重城乡统筹全域化,精心编制实施新区建筑风貌导则,强化规划管控,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率先编制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并将控制性指标落实到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配套集约发展,以一流城市建设为标杆,提升城市品质。

      用最少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成果。

      这样的理性思考贯穿在贵安新区建设发展始终。

      贵安新区以功能集约为统领,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功能布局,形成了以大学城、生态城、产业城、旅游城“四城联动”的组团式紧凑型的空间布局,强化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集镇改造、整体搬迁建设新型社区、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美丽乡村土地、旅游资源、公共服务优化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化”集约化发展的新格局,贵安一体化发展态势加快形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