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开放是贵安新区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扩大开放,能够为贵安新区建设树立参照目标、倒逼改革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引来要素资源。
贵安新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主动的姿态拥抱世界,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不断搭建开放平台,提高开放层次,扩大开放范围,优化开放布局,创新开放路径,完善开放体制,大力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正在加快形成。
开启提速新引擎 让平台更开放
早在去年底,贵安综合保税区与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城市创新综合体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在贵安新区建设软通动力西南创新总部、“互联网+IT”服务基地和城市创新综合体。
落户贵安,这家中国智慧城市与产业互联网建设的领导者企业最看重的,就是贵安综合保税区的战略优势。
作为贵安新区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提速发展的“新引擎”和深化改革的“排头兵”,贵安综合保税区坚持“立足贵安、带动黔中、辐射西南、面向国际”的发展理念,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和园区自身优势,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国家级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先行示范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自去年3月封关运行一年多来,贵安综保区按照“制度创新、业态新型、领域开放、贸易便利、带动力强”的总体要求,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中心,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投产达产,实现“起好步、走新路、创新业”目标。
围绕强配套、保落地、促产能,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已投入使用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综保区酒窖、龙山工业园一期、云谷·启迪数字小镇、北斗湾·华侨城V谷创意园等18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初显经济效益。贵安综保区近50万平方米的厂房,10.5万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以及34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留近100亩生态林地,配合建设生态水系,打造国内首个独具特色的“生态型”综合保税区。综保区公园、健身中心、直销中心书吧、华侨V谷创意园等娱乐文化设施和园区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金篮子装金鸡蛋”的招商思路,紧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贵安综合保税区突出引领性、高成长性企业招商,围绕已落户的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富士康等重点项目,积极拓展上下游全产业链精准招商,吸引高通、苹果、华为、腾讯、浪潮、清华启迪等企业成功落户。2017年以来,贵安综保区共洽谈招商引资项目80余个,签约项目41个,完成签约金额60亿元,即将签约项目15个,正在洽谈项目30个。
围绕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制造环节及重点信息技术产品,贵安综合保税区还努力建设西部重要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引进培育星瑞安、纽戴尔、青橙、乐道、思迈腾、华金润、晶泰科等一批智能终端产业链配套企业,推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集成电路、服务器产业发展。
此外,贵安综保区正努力建设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全省重要外贸加工基地,利用政策优势,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抓好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探索服务贸易集聚区业态发展。其中综保区外包服务大楼已基本建成,正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平行进口汽车、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
开拓国际新视野 让合作更开放
今年7月12日,贵州省政府正式与苹果公司签订《贵州省人民政府苹果公司iCloud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运营iCloud服务的唯一伙伴。苹果公司将在贵安新区注册实体公司,与云上贵州分公司合作建设iCloud贵安新区主数据中心。
在北京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第一代自主可控的华芯通服务器芯片研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贵州华芯通在2016年1月由贵州省及美国高通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总部落户贵安新区。
不断探索培育开放型经济,贵安新区从一开始就以国际化视野瞄准新产业、新业态。发挥集聚、引领、示范的功能,贵安新区放眼世界,着眼全球资源和要素配置,突出招大引强与补齐链条并重,吸引了现代汽车、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西南地区第一个超算中心、中科院生物医学、FAST天文大数据中心等行业巨头的大数据中心、创新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落地,累计入驻世界500强企业20家、中国500强企业14家、民营500强企业4家。
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元。
在刚刚结束的2017“贵洽会”上,贵安新区与境内外企业签约项目26个,投资金额总计超过141亿元,新区内的20余家高端智能制造企业也与境外客商进行了洽谈,取得丰硕成果。
由贵安新区发起并成立的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已与北欧五国签署“绿色创新和智慧城市”合作协议,与中美能源合作项目签署“绿色基础设施”合作协议,聚集国际优质资源,实现区域绿色发展。
贵安新区还成功举办了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中印IT产业发展论坛、贵安VR峰会等重大开放活动,大大促进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贵安新区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积极参与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贵广、沪昆高铁经济带建设,扩大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与浦东新区对接,加快推进贵安浦东国际产业园建设,向长三角区域开放。通过与广东南沙新区的合作,借助贵广高铁,向泛珠三角区域开放;扩大与重庆两江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的联系,向成渝经济圈开放;拓宽与北京、天津滨海新区的交流,推进中关村(贵安)科技园建设,向京津冀开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向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开放。
实现软硬双提升 让环境更开放
今年9月21日,在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苹果技术服务(贵州)有限公司顺利完成登记注册,前后仅花3个小时就顺利拿到营业执照。该公司委托代理人钟发伟表示,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无疑成为贵安新区打造一流投资环境的软实力保证。
贵安新区正大力破除制约发展的障碍与束缚,开创前所未有的大开放格局,锐意先行,倾力打造全国“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环境最优”的投资沃土。
起草《贵安新区对外开放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加快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贵安新区落地,加快投资、贸易、金融、监管等领域改革创新,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明确申报设立贵安新区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机构,积极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任务,积极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服务外包等新型商业模式;布局扩大开放领域,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树立“让企业少跑腿”理念,积极提供高效服务,贵安新区按照“设计灵活、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原则,对综保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管委会进行创新整合,实现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体运营”的构架,初步建立起以项目为中心、以服务为要点、以监管为保障的新型服务职能,力促达到“审批极简、效率极高、运行极畅”的目标。
提升服务水平,贵安新区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努力营造环境,积极为入驻企业和客商提供招、落、建、服一揽子服务。大力推行“现场工作法”,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到项目建设现场、生产经营现场、问题调处现场、工作协调现场,带头干、带着干、守着干。
软硬双提升,在营造一流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同时,贵安新区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大通道,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以沪昆、贵广、成贵、渝黔等铁路开通为契机,贵安新区积极参与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贵广、沪昆高铁经济带建设。重点建设贵阳—贵安环城快铁、贵安城际、贵遵城际等一批重要铁路骨干路网;加快连接黔中经济圈,打通从陆路通过东南亚直接沟通印度洋沿岸国家以及向东南亚、南亚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大通道;加快西南粮食物流城等物流平台建设,打造西南区域重要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