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今年全面脱贫 五年基本现代化——专访贵安新区扶贫办主任黄辉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贵安新区提出了2016年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面脱贫,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五年三步走,基本现代化”目标,并制定了对贫困对象再帮扶、贫困村集体经济再支持的措施,确保今年底完成贫困户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贫困村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的“双提升”高标准脱贫任务,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扶贫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2016年,贵安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亮点?为此,记者采访了贵安新区扶贫办主任黄辉。

      记者:扶贫工作贵在精准,贵在创新,2016年以来,贵安新区的扶贫工作都有哪些亮点呢?

      黄辉:我们以高效高标准农业为示范,以打造全省及西南地区农业交易中心为目标来引导农户,围绕国家、省、新区的要求做好农产品交易中心、农旅示范中心、西南及全国的农业创新中心。坚持以“十大统筹”“十个精准”“十位一体”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补齐短板,按“一年高标准脱贫,两年建成全面小康”要求,研究出台了新区“1+10”配套文件,从电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就业培训、教育扶贫、医疗救助、金融扶持、移民搬迁、社保兜底、党建扶贫等10个方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此外,我们还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通过打造“扶贫云”平台,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扶贫云”可以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对象,对症下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中移在线、省第一测绘院、泰豪(贵州万华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接,先后研发“精准扶贫”手机APP等试用软件,目前正在录入数据,11月底进行调试,年底可实现大数据精准管理。

      记者:“开发建设是第一要务,扶贫开发是第一工程”。2016年以来,贵安新区在扶贫方面开展了那些工作并取得了什么成效?

      黄辉:2016年,贵安新区共获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49万元,已按照“33112”的分配比例做好项目资金分配。其中,扶持326户贫困户种植精品水果820.8亩41405株;扶持268户种植莲藕1460亩,763人受益,项目资金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非兜底贫困户。

      单独依靠农民的力量发展产业比较单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目前合作社已由50多家发展到211家,17个贫困村有40家合作社,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努力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贵安新区的各个村寨都有着不同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的村情“对症下药”,带领老百姓发展不同的产业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岩脚、尧上等贫困村正在实施高峰花海等项目,该项目将于2017年3月开园,引入“三变”改革,村集体经济可实现50万元以上;新院、四村等贫困村均以村委会为主体组建了蔬菜合作社,供大学城高校食堂食用,年底村集体经济可实现超过10万元;枫林村和鱼雅村以村委会为主体,联合发展莲藕种植300亩,蔬菜大棚14个;马鞍村实施晚熟李子等经果林种植项目200亩,10月下旬实施;新寨村正在作好安排种植500亩大蒜和600亩李子树;党武镇曹家庄村和葵林村拟购买中巴车成立运输合作社,发展运输业;凯洒村通过菊花种植270亩,发展养蜂产业500箱。

      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建档立卡共计2131户贫困农户,共有326户贫困户已经完成种植果树41405株,占地820.8亩,新区非贫困户共431户完成种植果树117140株,占地2343.7亩,预计增收2000元/户,新区上半年基本完成一户一亩万元田目标任务。


      产业扶贫,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