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企业节约5亿余元——访贵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沈世海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16年以来,贵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区“3510”的建设目标,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截至10月16日,中心已完成各类项目交易1123宗,实现交易额249.37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5.13亿元,各类项目交易量稳步上升。

      10月26日,记者就相关情况采访了贵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沈世海。

      记者:2016年以来,您认为中心哪些工作是最有亮点的?

      沈世海:今年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最有亮点的工作应该是在大力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方面。今年以来,我们为企业降低各类交易成本2000多万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网上直接下载招投标文件,使文件费降低了70%以上,为市场主体节约招标文件交易成本100多万元。

      二是全部取消场地交易设施维护服务费,为市场主体节约场地设施维护服务费约50万元。

      三是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省通用,全省约有20000余家市场主体与贵安新区数据共享使用,每年可为市场主体节约CA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资金约1000万元。

      四是全部取消工程建设类交易服务费共440多万元,降低土地交易服务费下浮,为企业减少直接交易成本460多万元。

      记者:对于很多人来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陌生的,请您介绍一下交易中心的基本情况?

      沈世海: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是负责组织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和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把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建设用地(含矿权)出让、国有产权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全部纳入中心集中交易,对交易活动进行监督、见证等。

      贵安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3人(含5名编外人员),交易场地约1700平方米,不及全省省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全省11个省市级交易中心当中是规模最小、人员最少的。随着新区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和市场化进一步开放,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呈逐年递增态势。截至10月16日,今年已完成各类项目交易1123宗,实现交易额249.37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5.13亿元。其中,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和土地出让类项目分别完成交易297宗、784宗(其中协议供货电子竞价平台完成699宗)和42宗;实现交易额分别为220.91亿元、1.47亿元和26.99亿元;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类项目分别节约4.78亿元和0.30亿元,土地出让类项目增值资金5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项目交易增加了650宗,增长了137%,交易额增加了69.22亿元,增长了38%。

      记者:目前,全省都在大力推行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互联互通平台,能介绍一下贵安新区的推行情况么?

      沈世海:互联互通平台的搭建主要是为了统一交易流程,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招投标效率、缩短交易周期、降低企业招投标成本,让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原本是在哪个交易中心进行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就只能在那进行招投标活动,更换交易中心后必须重新注册登记,浪费人力物力。而现在全省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后,市场主体在全省任意交易中心注册,都可进入贵安新区进行招投标活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周期。以数字证书为例,中心通过开放数字证书及签章接口、开发完善平台标讯、操作记录、远程评标、电子监督服务等互联互通相关接口,配合全省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五个系统”建设,已完成了全省统一的数字证书交叉互认系统,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省通用。目前全省共有约20000余家市场主体与贵安新区数据共享使用,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市场主体节约CA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资金约1000万元。

      目前中心共完成企业信息注册的市场主体2629家、通过互联互通推送共享企业信息市场主体22000多家,中心的工程建设电子招投标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