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文创发展恳谈会——行业与政府对话论坛:为贵州文创发展支招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9月28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承办的“文创发展恳谈会——行业与政府对话论坛”在贵安新区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及嘉宾共济一堂,进行探讨与交流。恳谈会上,演讲嘉宾张晓明、刘道强、符定伟、刘玉恒、刘晓松、石振弘就“抓住新机遇,实现文化旅游新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文创IP引领下的旅游商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贵州机遇”、“台湾文创产业”等主题,为贵州文创产品的发展献计出力。

      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动漫游戏产值将达5000亿元,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小如文创产品,大到文创产业,正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张晓明:旅游文创需要“巧”“新”“独”

      “在新形势下,贵州如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张晓明认为,“就是要有国际的品质、品味、独家品牌。”

      巧增长的文化旅游战略。张晓明说,所谓巧增长跟战略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把粗放式的发展转向集约式的发展,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使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机的结合。

      张晓明举例说,这一次到贵州,先到兴义参加了山地旅游大会。在兴义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级贫困县非常密集的地区,举办了一个国际性最时髦、最前沿、最适合青年人的旅游大会,让人颇感意外。而且全球山地旅游的联盟设在贵州,把大会的永久会址放在兴义这个地方。

      “这一步走得非常对,国际化品质不需要一步步的走,不需要从低端到中端,落后往往是资源最好的地区,以最高的国际标准发展这个地方的旅游,就会掌握国际上最前沿的趋势。”张晓明表示,这样就可以在贵州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他认为,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通过互联网+旅游,通过空中时速方式来推动。打造全世界最具前沿和时尚,并适合于青年人自助旅游。另外,借助资本的力量,让贵州本地的文化资源和资本融合,持续不断地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力。

      林胜:文化衍生品不能同质化

      在东盟教育州国际会议中心的非遗文创展区,墙上挂满了具有创意民族文化山水画,艺术品。

      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胜告诉记者,文化需要后人来传承,不能让它慢慢地消失。文化传承的同时,我们需要去创新,文化原本有它的价值,但不去挖掘,不把文化与现代的生活方式融合起来,那么,文化的价值体现将单一或将被人遗忘。

      林胜说,文化首先是需要保护,再寻求发展和创新,如古代人的文化在我们这代人中没有留下痕迹,那将是一大遗憾。

      事物的更迭,是常事,创新本来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价值,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的产品,逐步推向市场,是文化在多个产业链融合发展。

      比如,把非遗文化元素的图案绣到包上,图案不仅仅是文化符号的象征,也更好的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市场规模也会逐步扩大。

      “用文化符号做出来的产品,既能收藏,也能作为生活用品。”林胜说,一个文化产品衍生出来的产品,创新就是最关键的,做出独特的产品,这样文化创意的市场也将随之打开。

      市场的打开,需要文化创意的产品形成产业化,结合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实现文化创意产品价值最大化。通过VR宣传片,即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文化历史,也能了解未来的生活。

      “听见不如看见,看见不如体验。”多彩贵州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光说,现在的文化产品进入体验式阶段,不能单一化呈现出来。

      文化可以通用,但是通过文化衍生出来的产品不能同质化,希望在一个产品上可以出现多元文化符号,而不是一个产品一直只有一个文化符号。融合的同时也能保持独特。

      “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独创才能一流。”这是苗族泥哨传承人王登书很有底气的说道。

      “没想到古代这种文化产品还能挣钱,以前在我们家乡是难以想象的,都把这些东西当成玩具玩”,水族马尾绣传承人韦应丽的儿子在一旁说。如今,政府重视文化产业,文化需要把他传承下来,一年下年能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

      文创产业走出了多元的发展路径,传承和创新之路,让文化在体验中走进人们的脑海中,使整个文创之路发展多元化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幸福。

      刘道强:差异化服务推动新消费模式

      “大家熟悉的动漫电影及电视剧《熊出没》就是由我本人出品的。”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道强的开场白让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

      刘道强说,从产值来看,文化产业增加值2011—2015年由1500多亿增长到2700多亿,预计2016年将突破6000亿元。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不低于20%的幅度迅速增长。

      《熊出没》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他说,主要体现在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政策推进产业发展、文化投资持续升温、大数据促进智慧文旅等方面。数据表明,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刘道强说,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性的活动。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极大的激发了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推动文化消费升级,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9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的决定》……,再到2016年,文化部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的意见》。

      除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外,资本对文化产业也非常重要。刘道强说,目前国家在文化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引导,包括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一系列资金都在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另外,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都是非常大。如主题公园方面,知名企业投资步伐在加快,目前方特已开业的主题公园达21个,在建13个,华侨城开业的主题公园达10个,在建7个。国外主题公园代表企业迪斯尼、环球影城等加速进入中国,已说明国内主题公园知名企业加快产业布局,抢占国内主要市场。

      而互联网和移动联网在文化旅游产业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嬗变。促进了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出现和传统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贵州贵安是大数据之都,刘道强认为,大数据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业内的新动态和消费者偏好大数据结果,跟公司的产品做深度的匹配。再来根据公众的喜好建立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平台,公司将研发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提供定制化和差异化服务。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背景资料

      2016民博会首次将民博会与文博会合并,并设置了非遗文创、数字文创、旅游文创三大贵州文创板块,推动贵州文创产业发展,让民族艺术走进市场。文创展区呈现地域性强,参展作品设计专业性强,创意作品的商品转化率高的特点。

      文博会上还为多彩贵州山地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上获奖的设计师、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此次大赛是贵州省文创大赛规模、规格水平最高的一次,特别注重成果转换,从一百组入围的产品中进行打样生产,实现了30%以上的产品转化率,并在文创展区实现了成果转化过程。

      文创展区以展示贵州文创与大旅游为主体,同时兼顾文创与非遗、大数据、大生态各产业融合发展的最新成就为特色。其中,非遗文创由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演和现代文创精品展;数字文创主要展示文创与新技术、大数据融合发展的成果,有多彩贵州品牌家族展示、数字图书出版、CCDI项目、智慧旅游、多彩宝、贵州电子商务云、中国党刊大数据及党建数字出版云平台、贵州景区VR体验、今贵州APP等9个项目;旅游文创突出文创与大旅游融合发展,具体有文创大赛作品展示、文化民宿情景化展示、现代服饰和家具设计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