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要闻

    开放高地战略引擎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安新区依托“绿色新区创新发展论坛”,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的国内国际交流和合作。(吴东俊摄)

      用好外力,激活内力。

      抓住开放这一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贵安新区不断搭建开放平台,提高开放层次,扩大开放范围,优化开放布局,创新开放路径,完善开放体制,成为贵州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块“新地标”。

      大开放促共赢

      肩负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任,贵安新区一直在为打造合作交流平台而努力。

      2015年,贵安新区与世界旅游论坛在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就实现世界旅游论坛夏季峰会永久会址、世界旅游论坛中瑞国际学院(西南院)落户贵安新区等事宜展开全方位合作,以此为契机,把贵安推向世界舞台,促进互利共赢。

      贵安新区还发起成立了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2016年7月7日,包括贵安新区在内的18个国家级新区在贵阳联合展开绿色发展路演,来自北美、欧洲、日本和中国的企业界代表交流探讨合作,这是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联合路演。

      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于2014年7月10日在贵阳宣布成立,联盟聚焦绿色新区发展最佳实践与机遇,激发新型区域绿色发展战略创新,借力国内国际政界、商界、学界的智慧与资源,打造探索以引领生态文明为前提的区域发展全球合作平台,启动具体可行的技术、投融资、基础设施、示范与研发等行动。

      依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正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目前,联盟已与北欧五国签署“绿色创新和智慧城市”合作协议,与中美能源合作项目签署“绿色基础设施”合作协议,聚集国际优质资源,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目标。

      3年来,贵安新区瞄准德国、法国、瑞士、韩国和东南亚“四国一地区”,加强产业合作。正在建设的东盟小镇、瑞士小镇、世界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博览城,为贵安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民博会、中国(贵州)国际智能产品与服务博览会、中印IT产业发展论坛等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开放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6年9月10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落成。进一步推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共同构筑和谐亚洲方面的感召力、影响力。贵安新区则以永久会址的落成为契机,努力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打造成为国际顶级教育交流合作平台。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在贵州连续举办了9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期间举行了“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和“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两个重要会议。

      随着永久会址的建成投用,中国—东盟教育周将长期在大学城举办,成为贵安新区乃至贵州省的对外开放平台和人文交流基地。

      在此基础上,贵安新区还将探索与港澳台地区在教育方面开展合作试点,允许境外服务提供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经批准设立国际学院,力争2017年以前,引进一批知名国际教育组织到花溪大学城设立分支机构或国际院校。


    贵安综合保税区。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家门口就能买到便宜的进口商品,贵安综合保税区将成为属于咱老百姓自己的‘国际超市’”。

      看到贵安综合保税区每天的变化,贵安综合保税区办公室主任吴为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吴为栋清晰记得:

      2014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草坡;

      2015年1月12日,贵安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并开工建设,这里就成为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2015年12月23日,由海关总署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个部委对贵安综保区进行正式验收;

      2016年3月30日,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建成、当年验收”的工作目标,贵安综保区举行封关仪式;

      而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境内外贸易品的“大卖场”。

      作为贵州省“1+7”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之一,贵安综合保税区是贵州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引擎。以打造“生态型”、“升级版”综保区的目标,规划了保税加工、保税仓储物流、贸易展示、跨境贸易、保税研发、口岸功能、保税服务等7大功能板块和贸易金融、内外贸融合两大功能创新区。

      种得一片梧桐树,引来一群金凤凰。

      “项目引进是综保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自身竞争力,招好商、招优商,坚持‘金篮子装金鸡蛋’和‘有所为有所不为’,采取多种形式全员招商、合力招商,”吴为栋说。目前,贵安综保区签约入驻项目24个,其中生产类项目16个,贸易经营类8个,使用厂房17万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

      放眼望去——

      贵安综合保税区地势开阔,生态环境优越。园区建设一直把“生态”先行、绿色先行放在首位,特有的生态格局在全国综保区来说都是少见的,其环境和交通优势的互补,为贵安综保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科迪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在厂房A栋四楼东段,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10台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成,10天内开始试生产;

      星瑞安科技有限公司手机3D玻璃、GDF生产项目,深圳汇鑫佳贸易,水秘方生物碱水项目,镭恩博投通讯,中盛光电,天津东丽生物科技,纽戴尔智能终端、诚丰科技、深圳大景科技、晶泰科(香港)光电科技、科迪电子等年内均可实现生产;

      另有富士康、华为手机、卡西欧手表、TCL液晶面板、深圳华强集团电子产品、美国理波公司、美国宁方天然药物及保健食品、大龙网、中国邮政、阿里巴巴、鼎韬第三代智慧服务外包产业园、国际石材产业园、国际航材产业园等在谈项目40余个。

      “预计到2016年年底,可实现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左右,”吴为栋说。“接下来贵安综保区将按照‘制度创新、业态新型、领域开放、贸易便利、带动力强’的总体要求,做好业务发展、产业规划等顶层设计工作,确保‘起好步、走新路、创新业’,着力打造升级版综保区”。

      贵安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营,不仅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和产业转型腾飞注入了无限潜力,也为贵安新区新形态经济的发展注满了无限活力,为将贵安新区打造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集聚人气商气强磁场

      2016年上半年,新区对外硕果累累——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完成105个,协议引资850亿元,到位资金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48.9%。新引进重点项目包括上海联影医疗科技、上海华院数据、多肽口服液、五龙电动汽车、贝格大数据、新能源汽车车桩网一体化、裸眼3D等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医药大健康等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高通服务器芯片、英国BRE集团首个创新示范园、中德西格姆、瑞士拉飞发动机前处理系统和印度NIIT信息培训、韩国绿十字等项目正稳步推进,贵安新区战略性产业研究院、迪安病例中心+医疗设备产业园、德国KTG农业大数据、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印度安艾艾迪共建NIIT大数据软件学院等项目已完成签约。

      自此,贵安新区对外开放的通道渐次打开,开放的领域不断拓宽,开放的层次不断提升,开放的平台日益高端。

      为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贵安,今年以来,新区更加铆足了劲,全面推进了贵安第二高速、沪昆高铁(含高铁站)、贵安动车所、贵南高铁、环城快铁、湖林铁路东外迁改线等工程建设,建设城市加密路网、园区道路230公里以上。

      至此,新区产业生态系统已现雏形——以三大通讯运营商数据中心、华为大数据中心、影像+基因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为引领,目前,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贵安电商生态城初具规模,重点打造的电商发展高地、创新创业聚集区的贵安电商科创园也有一批企业入驻。

      新区还在强化精准招商上下足了“功夫”,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综合部部长唐松告诉记者,新区通过精准定位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五大产业,突出高端、外资、产业链、质效四大导向,按照关键技术、核心引领标准细分产业板块,主攻国内外上市公司和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项目。同时,精心谋划一批山地特色鲜明、贵安个性突出、落地建设条件成熟的大项目、好项目,建设项目库。

      9月20日,52岁的贵阳市民王天一陪着他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特意开车到贵安新区逛了一圈,顺便也看了新区在建各大楼盘。“我儿子是学电子技术运用的,以后贵安将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我们一家都看好贵安,以后也准备在这里安家养老了!”王天一笑着对记者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