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动态

    贵安新区高峰镇桥头村村民陈艳芬:折耳根让我家收入翻了七八倍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我叫陈艳芬,今年44岁,是贵安新区高峰镇桥头村村民,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大二、一个读高二。这几年,得益于村里发展折耳根产业,我家收入翻了七八倍,孩子上学的费用不愁了,还搬了新家、买了车,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7年以前,我家里全靠4亩土地种水稻、种玉米过活,辛苦一年也就几千元收入,除了日常开销,遇事拿不出钱是家里的常态。遇到收成不好时,连吃饭都成问题,生活一直都很清苦。尤其是开学的时候,孩子的书本费、生活费最让我们头痛。家里四间砖瓦房,夏天热、冬天冷,由于买不起煤块,冬天的时候,就只能去山上捡干柴烧火取暖。除了一台21英寸的旧电视机,家里没别的电器。

    我也曾想过出门打工赚钱,供两个孩子上学,但是又不忍心离开孩子。就在进退两难的时候,2017年,村里引进了折耳根产业,鼓励大家参与种植,还请来了专家在村里培训种植技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第一年种了1亩地,第二年上半年就收了5000多斤折耳根,全部卖完,家里的收入顿时就多了1万多元钱。

    2018年,村里为了让更多群众靠折耳根增加收入,规定每种植一亩折耳根就补贴800元钱。尝到甜头的我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一口气种下4亩折耳根,拿到了3200元的补助,当年又收了两万多斤折耳根,收入4万多元。

    有了钱,生活自然就不一样了。现在,我家不仅顿顿有肉吃,还有余钱做些想做的事。2018年,家里买了一辆面包车,我们每天到地里挖折耳根时可以开车过去,还能把折耳根运到几十里外去卖,又快又省力。

    2019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们全家搬出旧房子,搬进了离村子不远的扶贫安置点北斗湾小镇。新家是敞敞亮亮的电梯房,我家添置了新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抽油烟机,小区里有医院、养老院,还有运动场,不花一分钱我们就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最让我开心的是,这几年村里的路修好了,出门再不用走坑坑洼洼的泥巴路,6米宽的柏油路直接修到家门口,进进出出都很方便。

    交通改善了,折耳根的销路也就更宽了。现在,村里种折耳根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种出来的折耳根品质好,口碑也越来越好,根本不愁卖,很多商贩都会主动上门订购。

    今年我家种了5亩多折耳根,预计会有近三万斤收成,收入6万多元。等攒够了钱,我想换个新车,带上一家人出去旅游,好好享受政策带来的好日子。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更多以前只敢想的事情都会变成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