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历史发展长河里,每个民族都创造出不同风格、不同内涵、各具独特的文化。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地发展、保护和传承下来,并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民族文化绽放异彩,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贵安新区,有一个人、有一所学校就专注于民族技艺传承。他们制作出的沉香蜡染、沉香枕头、手工包……走出了国门,赢得了消费者青睐。
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 她建学校培养后继人才
在贵安新区马场镇新艺机械厂,有一栋不太起眼的三层小楼,谁也想不到,这里培训出来的绣娘手工制作的手工包、沉香蜡染、沉香枕头等产品,卖到了欧洲各国,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这就是陈香以及她所创办的贵州省贵安新区银海成才职业培训学校。
“我们实在是太忙了,最近所有的事情都集在了一起,很多订单都不敢接。”陈香特别忙,这是她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陈香其实是浙江人,来贵安新区已经6年多时间了,与贵安新区有着非常深的渊源,现在是一个很彻底的新“贵安”人。
她告诉记者,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给别人做孵化创业培训,后来她发现贵安新区有非常好的创业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她自己也对贵州民族文化非常痴迷。因此,2017年,她在贵安新区创办了贵州省贵安新区银海成才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银海成才培训学校),并将学校落户在风景秀美的马场镇。
银海成才培训学校培训各类技能人员,让更多的人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再就业和再创业。同时,学校还开展民族刺绣、挑花等少数民族文化技艺培训。学校不仅培训绣娘,还收纳了不少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还依托多年的办学优势,开发独特的民间手工刺绣、蜡染等精品,如精品职业装、女士包等,不断推陈出新,开发不同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还将布依族蜡染与传统中药材沉香相结合,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深受外商喜爱。
说起自己的最初的想法,陈香告诉记者,她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非常感兴趣。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美丽的贵安新区居住着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苗族刺绣、布依蜡染等特色鲜明。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不断融合,一些民族文化迅速消失,后继无人,贵安新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她想让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让更多的文化传承人在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定位和创新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更好。
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产品,银海成才培训学校吸纳了非常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其中,不仅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融合发展传统工艺 少数民族文创产品焕发生机
“我们制作的一条围巾,拿到欧洲可以卖到50欧元。”说起自己的产品,陈香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她告诉记者,蜡染是贵州布依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也是贵安新区布依族世代相传、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工艺,而且流行很广。
沉香是我国沿用历史相当久远的珍贵中药。沉香树为主根向下生长之深根系弱阳性树种,是最好的水土保护者。沉香也是自然界中极少具有抗菌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药材,其气味芳香,是制作蜡染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陈香介绍,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蜡染传统工艺,再利用自己是江浙人,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她请专业设计师进行设计,融入一些江浙文化,再进行一系列的产品开发和创新,让绣娘们用灵巧的双手绣出各种图案,将民族的、传统的与现代的、外地的传统工艺进行融合,创造出一件件新的民族文化产品,让这些传统的民族工艺产生更大的价值,重新焕发生机。
目前,陈香开发的产品有沉香蜡染工艺围巾、沉香布依古法造纸、沉香倒流香、沉香枕头、沉香靠垫、沉香床上用品等。
因为是订单式生产,银海成才培训学校在黔西南贞丰县建了基地,其前期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国内很少能看到他们的产品。
2018年,银海成才培训学校取得了蜡染、刺绣、民族工艺品、沙陶、银饰销售的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在贵安新区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赛中,该校老师还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该校创作的作品“美丽的大鸟”已被相关部门进行收藏。
让民族的走向世界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们在马场镇滥坝村建了一个展厅,以后你们可以去那里参观了解我们更多的产品和民族工艺品。”陈香说。
经过两年来的发展,银海成才培训学校目前已经走上正轨,在培训学员之余,学校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在业界已小有名气。目前,除贵安新区总校之外,学校还在贵阳、贞丰、平塘开了分校。
近期,陈香和同事们正在布置一个新展厅,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的文化和创作的各类产品。他们还打算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开一个分校,与高校结合,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还创造了不少社会价值和就业机会,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陈香介绍,每年学校累计培训数千人次,带动贵安新区妇女就业数百人,助推农村妇女创业致富。
“我们想通过沉香蜡染,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的民族文化。在不断扩大产品数量、质量和市场的同时,努力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实现项目保护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陈香介绍,下一步他们打算规划好作坊、染缸和产品陈列室的建设,并实现沉香蜡染围巾及相关家庭用品走向国际化,重点打造沉香蜡染民族特色产品,实现私人订制,打开高端市场,实现更大的产值,逐步完善产品的相关知识产权。
银海成才培训学校还将通过培训、传承和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产品销往国外。
在民族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方面,陈香有着自己的想法。她打算在传承好传统工艺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可行、科学、合理的创新,让贵州沉香蜡染工艺制品进入全国市场,走出国门。
陈香告诉记者,因为学校坐落在美丽的贵安新区,他们打算依托贵安新区的良好资源优势,深度发掘贵安新区的良好文化资源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设计创造出具有贵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就业,为贵安新区的发展出一份力。
记者手记
创新创出更大价值
有一种情结叫民族情结,有一种心叫初心,有一种动力叫激情。
这些是我在陈香和她的同事身上看到非常令人吃惊的地方。
陈香真的很忙,约采访的过程并不顺利,约了好几次,她都忙得抽不出来时间。因为要办理各种手续,她和同事来回几地奔忙,最后采访只能在路边的车上进行。
在短暂的交谈中,我看到了她和同事的那种激情和干劲,以及她对贵州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熟悉、了解和热爱,那种印在骨子里的情怀真的让人意外,不知道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是一个外地人。
不仅如此,她还会随时随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产品,拿出产品征求意见,询问对方是否喜爱产品的设计、会不会买这样的产品……这种敬业精神,让我自愧不如。
她说民族的东西只有让它重新活起来,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她想做的就是将贵州的、贵安新区的优秀文化,通过无数绣娘、设计师之手,通过他们的技艺,传到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认识贵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