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每一个贫困户家庭的位置都不知道,我们怎么能做到全面掌握贫困户的情况?怎么去开展精准扶贫?怎么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呢?”走进贵安新区马场镇四村村村委会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郝磊指着墙上的贫困户分布图对记者说。
“小坝洋14户、小青山14户、羊角寨8户……”全村贫困户分布图上面详细地标明了四村村139户贫困户家庭分布位置。
“四村村位于马场镇南端,紧邻黔南州,全村共有贫困户139户595人,分布在13个自然寨,人员较为分散。为了精准掌握贫困户情况,我们决定制作贫困户分布图以便按图索骥,方便日后帮扶工作的开展。”郝磊说。
郝磊是贵州贵安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公司)投资部工作人员,2018年1月,被选派到四村村任驻村干部,同年5月底,担任四村村驻村第一书记。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郝磊用了3个月时间,挨家挨户摸排走访了四村村139户贫困户,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
“刚来村里的时候,由于不了解情况,驻村工作组只能请村委会的同志带我们一家一家去走访。为了不影响村支两委的正常工作,我们经常是自己问路走访。那时候,我就想到应该把每一家的位置在图上标注出来,这样既可以精准掌握贫困户的情况又可以进行精准分类。于是,我们通过手绘的方式边走访边画图,待全部走访结束后,把手稿绘制成电子版,也就是我们贴在墙上的扶贫分布图。”郝磊回忆道。
“每家每户致贫的原因都不一样,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总结问题、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因人施计,真正帮助贫困户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郝磊说。
郝磊介绍,自从有了分布图后,村里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据了解,在马场镇28个村和3个居委会中,四村村是唯一没有路灯的村子。没有路灯,出行不便,成了困扰四村村村民的大问题。
为了解决村民晚上出行不便的问题,郝磊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多次到镇政府及新区财政局沟通协调,最终争取到108万元,帮助四村村安装了300盏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
路灯的问题解决了,就业和产业扶贫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今年3月,郝磊牵头与贵安综保区(电子园)企业服务中心联系,与企业进行沟通,通过放宽政策条件,帮助四村村适龄中青年到园区企业就业,就近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郝磊还积极与贵安综保区(电子园)的企业联系,沟通帮扶项目落地问题。今年6月,电投公司、贵安新区众鑫捷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为四村村捐赠了占地960平方米的4个蔬菜大棚。
……
一处变处处变,四村村还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大力发展豇豆种植。
“以前,一亩玉米地一年纯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改种豇豆后,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有3000元至4000元。”郝磊说。
在郝磊看来,要真正对贫困户做到帮扶,除了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等方面进行帮扶外,还要常去村民家里坐坐,能叫得出每一户贫困户的名字、找得到每一户贫困户的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