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动态

    年轻人热衷“蚂蚁花呗”引热议 提前消费是“帮忙”还是“添乱”?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据“蚂蚁花呗”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蚂蚁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蚂蚁花呗”。“先消费,后付款”,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消费的方式之一。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年轻人热衷提前消费,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对此相当排斥。他们是怎么想的呢?理财专家又有什么建议呢?

      支持:“蚂蚁花呗”让生活更便利

      在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各高校快递取件点,总能看到工作人员分拣包裹的忙碌身影,也总会遇到同学三两结伴取快递的场景。如果是“双11”“双12”这样的网购狂欢节,每每下课时间到,各个快递取件点前更是排起长龙。

      记者了解到,“蚂蚁花呗”的开通,大大增加了高校里学生的购物频次。

      “‘蚂蚁花呗’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想买东西而钱不够时,用‘花呗’就可以达成心愿。”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敏敏说,她开通“蚂蚁花呗”已有两年时间,通常会用来购买车票、演唱会门票以及吃穿用品等。

      毕业刚两年,现在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工作的小马,也喜欢用“蚂蚁花呗”提前消费。“还在读大学时,我就开始使用‘蚂蚁花呗’了,主要用于日常消费,当时每个月还款都在800元左右。现在,我每月的消费额都在2400元左右,发了工资就还,负担得起。”小马表示,自己超前消费的习惯是“蚂蚁花呗”带起来的,“现在,‘花呗’也是我电子付钱时的默认模式,我觉得非常方便。”小马说。

      反对:“超前消费”容易导致入不敷出

      也有不少年轻人对提前消费持反对意见。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大三学生陈应飘表示,如果提前消费,万一资金链跟不上,日子就会变得很难过。“超额消费对目前既不能经济独立,又不想过多地向父母要钱的大学生来说,压力太大了。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这样比较心安。”陈应飘说。

      贵安发展村镇银行营业部职员黄彬也对提前消费持谨慎态度:“在消费过程中,我觉得应该量力而为,消费不要超过自己的收入范围,所以我一直没有开通‘蚂蚁花呗’。”

      采访中,不少年轻人由于提前消费,导致还不起贷而懊悔不已。某高校信息工程系大四学生小林在大三一年的时间里,由于尝到了“蚂蚁花呗”的甜头,在购物时经常控制不住自己,进行大宗消费,导致“每月10日红线”来临时总还不了款,逾期次数高达20余次,严重影响了他“芝麻信用”分数,间接影响了个人征信。本来计划毕业创业的他,至今未获得银行贷款。说到此处,小林脸上满是后悔。

      专家:收支要匹配

      对于年轻人超前消费行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杨爱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移动支付已普及的今天,人们对“钱本体”看淡了。以前,当现金从钱包里一张张地溜走时,人们感觉到钱包越变越薄,就会警醒自己:余额不足了。现在,移动支付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钱仿佛只是一个“数字”,这也是“无感支付”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能否认,“蚂蚁花呗”等一些超前消费支付方式,确实对临时需要花费但钱财不足的窘境,起到缓解或化解的作用。

      杨爱君提醒,“蚂蚁花呗”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并不能决定人的主观意愿,真正影响消费的还是消费者本人,“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喜欢的但又不是必须要买的东西时,不妨采取延迟满足的消费方式,过段时间看看,自己是否还那么喜欢。同时,进行一段时间的储蓄,看看自己的经济条件是否可以购买该物品,再作消费决定。”杨爱君提醒说,年轻人消费,要尽量做到收支匹配。

      名词解释:“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