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动态

    黔地文化融其间 “黔图宝宝”有前途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5月,“黔图宝宝”摆件、陶瓷杯、靠垫等系列文创产品,代表贵安新区参加在浙江义乌举行的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受到专家评委和观众的好评。

      8月24日,记者走进“黔图宝宝”创作者冯婷的工作室。在这里,记者不仅认识了8名“黔图宝宝”,了解了这些根植在民族文化上的“时代人物”,还跟着“贵安新区手绘导游图”,“游玩”了新区美景。

      艺术创作赋予物品“生命”

      作为“黔图宝宝”的设计者,从创作伊始,冯婷就有这么一个信念:让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来。根据这个理念创作出来的“黔图宝宝”系列文创产品,活泼、呆萌、亲切,而且很有生活实用性。

      在冯婷工作室会客区的沙发上,摆放着数只“黔图宝宝”抱枕。这些抱枕都是代表贵安新区参加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的参赛作品。抱枕上,“黔图宝宝”之一的“小赛”,正和一条小狗嬉戏。小狗对“小赛”说:“不要以为你举个傩戏脸谱当盾牌我就怕你,放马过来!”画风生动有趣。

      冯婷表示,艺术创作可以赋予物品生命。“8名‘黔图宝宝’各有各的性格。‘小赛’的性格比较文艺、浪漫,喜欢听音乐和看电影。在抱枕中,和小狗打闹逗趣的场景,就十分符合‘小赛’的性格特征。”冯婷说,正是因为赋予了“黔图宝宝”鲜明的性格,所以他们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以后,我们还会通过制作不同的挂件、抱枕、书签、本子等物品,进一步展现‘黔图宝宝’的性格以及他们的故事。”

      活泼生动的“黔图宝宝”

      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要求:参赛作品必须具备品牌性、地域性、市场性、创新性、实用性、工艺性、示范性。“黔图宝宝”无疑符合了这些要求。

      这些“宝宝”活泼、呆萌、亲切。据介绍,6岁的“岜沙呛呛”,腰间挎着苗族小布包,左肩扛着一把小猎枪,成为一名出色的猎人是他的梦想;侗族姑娘“小音”,右手托住小脸,左手拿着手机自拍,小脸笑成一朵花,另外,“小音”还拥有清泉般的嗓音;布依族姑娘“小贝”,性格开朗,喜爱小动物,擅长织布……8名宝宝,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长。

      作为一名视觉设计师与插画师,冯婷曾经在上海等地打拼,“贵州的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瑰宝。深挖和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关键环节。”回到贵州的冯婷,开始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深挖和包装。

      2017年6月,“黔图宝宝”8个小宝宝摆件模型诞生。这些“宝宝”平均年龄为6岁,形象来源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和布依族。“这些‘宝宝’性格、形象各有特色,但聪明、勇敢、勤劳、呆萌是他们的共性。”冯婷表示,作为融合了贵州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民族文化的文创产品,“黔图宝宝”无论是用来把玩、观赏、收藏,亦或送人,都相当不错。“‘黔图宝宝’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从无到有,再到被人们认可,我这名‘母亲’真的是高兴得不得了。”冯婷说。

      跟着手绘地图游贵安

      “跟着这份地图游玩贵安,是我从去年以来就有的想法。经过几个月的游玩,现在终于得偿所愿。”日前,贵州财经大学大四学生李子枫兴奋地对记者说,自从在2017民博会上邂逅了“贵安新区手绘导游图”后,他就被上面精致古朴的画风深深地吸引住了,并决定在毕业前,沿着地图上的轨迹,游遍贵安山水。

      与传统地图相比,“贵安新区手绘导游图”将重点放在艺术层面,通过更具人文内涵与亲和力的表现手法,展现新区独有的文化魅力和个性色彩。

      打开地图,只见四开折的牛皮纸上,正面绘有贵安新区各景点名字、线路指示、位置标识等,反面则是景区介绍,民俗文化介绍,吃、住、行、娱攻略等内容。和传统地图相比,这份手绘地图内容更加丰富、直观,更具旅游参考价值。

      说起制作“贵安新区手绘导游图”的经过,冯婷说,去年3月,她和团队多次深入贵安,了解新区的山山水水,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海量照片,在经过反复对比后,制作出了这幅地图。在制作过程中,也让冯婷深深地爱上了贵安景色:“我最喜欢的新区景点是云漫湖,这里太漂亮了。我记得第一次来云漫湖的时候,正是春暖花开季节,那一泓碧水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地图上还原这个景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游玩这里,爱上这里。”

      据介绍,《贵安新区手绘导游图》是“图画贵州”系列手绘作品中的一幅。2014年11月,冯婷团队创作完成首批“走进荔波”原创手绘导游图,同年投放到荔波航空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此后,经过冯婷和团队数年的努力,目前,贵阳、遵义、黔东南、镇远、荔波、赤水、毕节等地的手绘地图也都全部完成。

      “我希望通过图画来体现贵安新区乃至全贵州的灵秀山水。这样的表现方式,不仅为旅游融入更多的人文气息,也让景点变得更加温馨。”冯婷说。据了解,《图话贵州》还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记者手记】民族文化赋予 文创产品生命

      憨态可掬的树脂娃娃、小巧精致的书签本子、耐用好看的帆布背包……冯婷团队创作的“黔图宝宝”系列产品,记者第一眼看到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这些产品在外观上极具个性,可爱喜人。在实用性上,这些产品也有着自己的功能。如在笔筒、香皂盘、行李牌、冰箱贴等,都可见他们身影。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的冯婷,在创作“黔图宝宝”系列作品上,注入了自己的想法。“黔图宝宝”以贵州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但是不同于其他作品大多以成人形象为原型,“黔图宝宝”以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示人。这些“宝宝”不仅形象呆萌可爱,而且经常“口出”时髦话语。用冯婷的话讲就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灵魂”。

      在另一个系列产品手绘地图上,冯婷同样取材地域性文化,通过手中的笔,将贵州各地的景点、文化元素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纸上,既是攻略也是收藏品。

      冯婷团队创作的文创产品,都是立足于贵州本土文化的,这也说明,根植于民族文化,文创产品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