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贵安动态

    厚植地域文化底蕴 银饰技艺推陈出新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5月,代表贵安新区在浙江义乌参加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回来后,苗族银饰制作人熊林就没有停止过手中的活儿。一有时间,他就在店里的一角,用小钉锤“叮叮当当”敲个不停。

      一直有个“深刻而头疼”的问题萦绕在熊林心底,那就是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厚植在自己的银饰作品中,让其真正拥有独特的地域性,同时还能成为受消费者喜爱的文创产品。

      “难,只能一边实践一边摸索了。”熊林拿出此次参赛作品《莲花佛手倒流香座》,向记者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

      而另一边,青年银饰制作人姜勇也正在琢磨一件事:如何将手中的纯银拉丝技艺推陈出新,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

      获奖作品蕴含贵安地方文化特色

      自从20年前踏上银饰技艺匠人这条道路以来,省里甚至全国性的许多手工艺品大赛都留下了熊林的身影。

      虽然是半路出家,但熊林爱琢磨,其作品极具个性。因此,每次参赛,他都会有收获。今年,他携作品代表贵安新区参加在浙江义乌举行的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也不例外。

      这次,熊林带去了《莲花佛手倒流香座》《福在眼前》《福到倒流香座》三件作品。其中,《莲花佛手倒流香座》因为具有品牌性、地域性、市场性、创新性、实用性、工艺性、示范性等特点,经过激烈角逐,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铜奖。

      “一同去的银饰工匠很多,他们都很优秀,作品都很不错。我的作品能获奖,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其本身所蕴含的贵安地域特色文化吧!”谈及此次获奖,熊林最感慨的是作品的地域性吸引眼球。

      熊林告诉记者,去年5月的一天,他忙里偷闲到贵阳市贵钢花鸟市场转悠,偶然在一家木质商品小店看到一个实木莲花佛手手工艺品。这个莲花佛手,莲花“开”得很盛,兰花指灵动,有趣的是在大拇指处还有流香小槽。他一边仔细端详着,一边在心里琢磨着,突然灵光一现,他想到了贵安新区的一处名胜——高峰山。高峰山不仅是贵安新区的一处文化旅游胜地,还是西南佛教文化名山。

      “对嘛,我可以把它拿来重新设计,与银饰拉丝技艺结合,做出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东西出来。”顿时,熊林喜出望外。那段时间,他正在琢磨如何做出蕴含贵安特色文化的银饰作品。

      把这个莲花佛手买回来后,熊林就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设计起来。结合贵安新区高峰山文化、手中技艺,没多久,熊林就在脑海中完成设计加工图样,开始制作起来。

      “因为银饰拉丝技艺已熟练,所以,这次制作,我没花太多时间。”熊林一个礼拜就完成的《莲花佛手倒流香座》,以莲花佛手为基础,在底座的莲花瓣上,镶嵌了银饰拉丝技艺蝴蝶。在佛手背上,镶嵌“佛”字。在莲花指中间,则恰到好处地镶嵌了一朵纯银拉丝牡丹花。特别取巧的是,熊林还别出心裁地在原来倒流香的小槽里加了一根银管子,以防插香时香气沿着小槽溢出来。

      《莲花佛手倒流香座》,一眼看上去,实木的莲花佛手,流光溢彩。纯银拉丝蝴蝶、牡丹、僧拜观音“佛”字,图案精美,值得仔细玩味。

      “经过加工后,不管是‘佛’字,还是牡丹等,与原来的莲花佛手,一同构成吉祥意境。”熊林表示,作为工艺品,《莲花佛手倒流香座》不管是用来收藏,还是用来插香,都非常适用,算得上一件蕴含贵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民族文化是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

      虽然没有获奖,但与《莲花佛手倒流香座》相比起来,熊林认为此次带去的参赛作品《福在眼前》一点也不逊色,其灵感来源也是“杠杠的”,是他非常喜欢的作品。

      《福在眼前》也是以银饰拉丝技艺为基础的工艺品,是一副立体镂空的银饰拉丝挂件。整个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头与尾是中国结,中间是蝴蝶形体,其中包含了麒麟、蝙蝠、龙凤、祥云等纯银图样。在结尾的中国结穗子上方,则是亮堂堂的四个纯银铜钱。

      因为中国结、麒麟、蝙蝠、龙凤、祥云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吉祥、幸福和美好之意,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聚“福(蝠)气”的美好寓意,且又在四个纯银铜眼前,因此取名《福在眼前》。

      熊林告诉记者,虽然挂件看似制作工艺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一点也不省心。首先,要先将蝴蝶银体大致轮廓架构好,搭好框架。其次,再巧妙安排好蝴蝶形体中的麒麟、龙凤、祥云与周边蝙蝠的关系,将银丝用高温焊接衔接在一块,让它们看上去有互动、协调之感。然后,再加入大量祥云,使蝴蝶形体更加饱满丰盈。最后,以拴着钱眼的中国结作结。

      “整个作品第二部分制作是最为艰难的,因为麒麟、龙凤是‘动’的,麒麟的脚该怎么‘蹬’,龙爪该怎么‘伸’,凤头该如何‘放’,这些都要一边想一边做,特别费时费神。”回忆制作过程,熊林感叹不已。

      听了熊林的介绍,记者又仔细端详起《福在眼前》。果然,蝴蝶形体中银丝制作而成的麒麟,眼珠大睁却无怒样,脚踏祥云,右前蹄微微抬起,回首向后方望去,与前后方“飞奔而来”的飞凤和舞龙相嬉成趣。而三只蝙蝠看上去温婉和谐,恰到好处地充当了“蝴蝶”的一部分,一点不显突兀。

      看着看着,记者不由得好奇地问,既然龙凤呈祥、麒麟送子、“蝠”气等都已经有吉祥、幸福和美好之意,为何还要在外加蝴蝶形体呢?

      “蝴蝶妈妈呀!”熊林脱口而出。他说,在苗族古歌里,苗族的祖先姜央,是由蝴蝶妈妈繁衍而来,而姜央又将蝴蝶称之为“蝴蝶妈妈”,所以在苗族的历史文化中,蝴蝶又被视为苗族的“始祖”。

      从小受苗族文化熏陶,自从开始学制作银饰后,熊林就特别重视民族文化与银饰的结合。挂件作品《福在眼前》,最先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蝴蝶妈妈”的故事,最后才加上具有普遍意义的麒麟、祥云、龙凤等民族文化元素。

      记者了解到,从贵州民族大学毕业的熊林,在设计打制银饰作品时,特别重视设计与灵感。这两者中,他认为灵感最为重要。在他看来,要打造出一件精品银饰,不仅要打开思维,不局限于传统的图案,还要借鉴当地民族文化历史,配合娴熟的工艺基础,根据文化传统和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提高设计水平,才能制作出与其他工艺品“和而不同”的艺术精品。

      因此,他这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主体部分只有记者一个巴掌大小的作品《福在眼前》,整整花了3个月时间才制作完成,其中,灵感和设计就占了相当大部分时间。

      “这是仔细琢磨出来的。”熊林笑着说。

      银饰拉丝工艺品《幸壶》被收藏

      作为工艺品,银饰拉丝工艺品《幸壶》确实不可多得。

      据姜勇介绍,《幸壶》以纯银为原材料,通过十几道工序把银子拉成银丝后,用手工编织焊接而成。整整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

      莲花瓣的壶盖,宛若柳叶的壶把,铜钱与蝙蝠形状组成的壶身,大气、精致。在阳光照射下,《幸壶》看上去,流光溢彩、美不可言。

      仔细看,无论是壶身蝙蝠形状的纹路,还是花瓣的壶盖,每一根银丝都恰到好处地落在该在的位置,线条流畅。

      姜勇说:“《幸壶》虽美,但是制作出来却非易事。具体而言,《幸壶》属于异性编织,壶身的花纹是最难焊接的,喷火大了容易融化断掉,小了又焊接不上,所以,技术性很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靠多年的积累与千万遍的实践。”

      姜勇坦言,任何一件工艺品或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的点滴,《幸壶》也不例外。从水壶到酒壶,然后从酒壶发展到茶壶、香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今天人们所见的,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时,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而在宫廷出现了金酒壶、银酒壶,而后在宫廷的用具中,又衍生出了香壶。

      “以前香壶在宫廷广泛运用,主要用于存放中草药花草,帮人调理睡眠,养精蓄锐。随着时代变迁,香壶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通常拿它来盛放干植物花草,调节室内空气。”姜勇说,壶的变迁与壶的用途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了,壶作为一种生活符号,深刻反映着这一变迁。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壶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它又是一个写意的作品。”因此,《幸壶》的诞生,就是看到当下人们的幸福生活,作者有感而发,借助手上的技艺将它变成自己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写意表达,这与诗人用诗歌抒发情感,歌唱家用歌声表达心声一个意思。

      姜勇解释,由于壶本身不管是铜钱还是莲花瓣以及蝙蝠形状的花纹,都有吉祥幸福的寓意,因此,在作品制作出来后,结合当下,取名为《幸壶》,既“幸壶”者,“幸福”也。

      据介绍,由于《幸壶》手工精致、圆润饱满、图案清晰,是一件具有历史寓意、工艺精湛的艺术品,目前已被北京798私人博物馆收藏。

      【记者手记】

      手中的“银色技艺之花”

      无论是《福在眼前》,还是《幸壶》,亦或者《花开满人间》,都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精美手工艺品。

      如果在以前,眼前的它们,可是苗族古老的银丝拉丝技艺收藏品,鲜为人知。但如今,它们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文创产品,是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用品。

      熊林属于“半路出家”的手艺人。2000年,他才拾起小锤,开始从事银饰手工艺品制作。与以往采访从小习练且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手艺人不同,他的思想更为开阔,不拘泥于传统,侧重于实用,与现实接轨,不单单满足于自得其乐。

      他的作品,都透露着现代审美、现代技艺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痕迹。以《莲花佛手倒留香座》为例,整件作品,可远观:活脱脱一个莲花佛手,摆放在家中任何显眼的地方做装饰物件皆可;可近看:将其置在家中一隅,莲花心上插上熏香,香气还能顺着精心制作的银管子飘散出来,极具实用价值。

      至于《花开满人间》,那更是视觉上的享受。从花瓣、花骨朵、花叶来看,它来源于生活中的花草,但又不局限于真实的花草,是活脱脱的现实的写意,观赏性极强,值得玩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