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被人们尊称为“森林卫士”。在贵安新区党武镇曹家庄村,护林员们甘受清贫,执着坚守,只为让这里的青山更绿,生态更美。
1月3日上午8点,在贵安新区党武镇曹家庄村,和往常一样,59岁的护林员蔡家明扒了两口米饭,披上迷彩服,正了正胳膊的“贵安森防”袖章,便骑上摩托车赶往村口,与同村的护林员李祥忠和吴光荣汇合。
一行三人骑着摩托车来到山脚,山坡太陡,只能下车步行。山路崎岖,遍布荆棘,老蔡走在队伍最前面,四处张望。
森林郁郁葱葱,绿色漫山遍野,护林员们却无暇欣赏,铁钳般的大手紧握镰刀,在杂草刺藤中开出一条巡山路。十多分钟后,护林员们的身影消失在密林之中……
老蔡手上的镰刀,称得上是“万能工具”,农忙时能收庄稼,巡山时能开路,遇到火情,还能用来开挖防火隔离带。
护林员李祥忠说,虽是用镰刀开路,但这个林子的路算是最好走的。松林里的巡山路最难走,掉落的松针铺满山坡,尤其雨后,非常湿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受伤。
护林员的工作辛苦且繁琐,只要不下雨,就必须去林子里巡逻。在老蔡和村民们的守护下,3年来,曹家庄村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毁林事件。
老蔡算了算,干护林员这3年,平均每天要走上30里路。老蔡坦言,骑摩托车巡逻要自己贴油钱,这也让本不富裕的护林员们又多了一笔开支。
临近春节,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期。村委会在路口设了森林防火检查点,老蔡他们不仅要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还要劝阻村民焚烧秸秆、乱扔烟头、户外烧烤、焚香烧纸……
老蔡说,曹家庄村的山林来之不易,是上辈人用双手一镐镐挖,一棵棵种出来的。现在村民们在林子下养鸡,搞林下经济,荷包一天天鼓起来。“能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也就守住了咱曹家庄村的金山银山。”
迎着冬日暖阳,护林小队走在巡逻路上 (周元杰 摄)
山路崎岖,护林员在刺藤中辟出一条巡山路 (周元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