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高峰镇狗场村是贵州省仡佬语保存得最完好的村寨之一。这里不仅人人都会讲仡佬语,而且还沿用着完整的原始仡佬语,这在全国仡佬族聚集地区都是非常罕见的。
为了更好地传承仡佬语,早在2012年,狗场村的学校就专门开设了相关课程,请来村中老人教孩子们说仡佬语。孩子们在学会仡佬语的同时,也将仡佬族传统文化传承了下来。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村民们还对仡佬族语言进行整理,并印成书。据统计,仡佬族语目前已整理出3000多字。
据史料记载,仡佬族是贵州最早的土生土长民族之一。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南方有一支被称为“濮”的古族群,因其分布辽阔、人口众多,故称“百濮”。春秋战国时,广西境内部分越人溯水北上西进,进入西南地区,与濮人杂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族群——僚(獠)。唐初,僚人中的一部分发展成为单一民族——仡佬族。
仡佬族对土地非常敬重,对先祖非常感恩。因此,每年农历七月,仡佬族都会在收割谷子前择一个好日子,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感恩先祖开荒拓土,祈求全村人平安健康,来年五谷丰登。这就是仡佬族非常著名的传统节日吃新节。